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对超声诊断为BI-RADS4、5类≤30岁有症状女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对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5类≤30岁有症状女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16例女性患者共771个乳腺病变的DBT和数字乳腺X线摄影(DM)检查资料,患者≤30岁、有乳腺临床症状(如可触及肿块、乳头病理性溢液等)且超声诊断为BI-RADS 4、5类。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其中恶性病变207个,非恶性病变564个。评估DBT及DM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
其他文献
肾细胞癌(RCC)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对其准确诊断、分型及分级有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影像组学为提高肾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提供了一种替代主观图像判读的方法。临床和影像数据进一步结合影像组学将提高肿瘤预测的准确率和加强精准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于CT、MRI影像组学研究应用于RCC,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与良性肾脏肿瘤的鉴别、预测组织学亚型、肿瘤分级及分子生物标志物,本文对其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基于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观的现实彰显,对相关现象与新问题进行探讨后发现,从人与世界层面,应对自然中所有的生命采取敬畏的态度,继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维护人与天地万物共享世界的根本;从社会群体层面,“群体免疫”主张是无思想和利己主义自我保存的体现,易造成文化的崩溃和伦理责任与人格的缺失;从生命整体性与普遍性层面,面对疫情应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及“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文化信念,为保障生存、完善自我、闪耀人类价值提供文化动能。
通过问卷调查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类各年级医学生共情能力得分,了解当代中医类医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发现影响医学生共情能力得分的因素主要有年级、政治面貌、是否为独生子女、课程设置。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培养模式、党性修养、家庭背景、培养目标不同。并从增设靶向教育班级,厚植“敬佑生命”思想;加强党团建设,明确“共情”职业要求;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加深“同理”情感体验;改革核心课程设置,强化“人本”医德观念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