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炭制备及改性条件对吸附水中Cu(Ⅱ)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高竹炭对水中Cu(Ⅱ)的吸附能力,研究了制备热解温度毛竹生物炭吸附Cu(Ⅱ)的影响,并对该温度下的生物炭分别进行酸、碱改性。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为500℃所制备的竹炭对Cu(Ⅱ)的吸附效果较好,通过酸、碱改性后竹炭吸附Cu(Ⅱ)的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生物炭; 热解温度; 碱改性; 酸改性
  中图分类号:X592
其他文献
1988年,中国大陆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自此,上海乃至全国拉开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幕。  沪嘉高速建设之初,便是一场新旧理念的碰撞。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公路交通需求量大,公路建设速度跟不上车流量的增长速度。作为大都市,上海客流物流突飞猛进,对外省际交通的流量上去了,但是道路等级较低。  时任沪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助理、副总工程师张奎鸿还记得,当时市区到嘉定卫星城不过20多
期刊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飞机上有安全带,汽车上有安全带,为什么高铁上没有安全带?是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吗?显然不是,因为全世界的高铁都没有安全带。因为高铁是个新事物吗?这个在我国可以这样说,就全球而言,日本的新干线1964年就已开通,至今已经近50年,显然不能算新事物。  在研究高铁上为什么不需要安全带之前,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安全带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乘坐汽车和飞机时需要系安全带。  汽车安装
期刊
摘 要:语料库检索软件的出现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通过Antconc、Paraconv和Excel三大绿色免费软件对20个联合国公约文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保证”“除非”“损害”三个词进行分析,研究这三个词在不同语境和搭配下对应的不同的英译词以及英译词之间的差别,以期为翻译研究人员带来借鉴。关键词:语料库检索软件; 双语语料库; 公约常用词英译; 差异中图分类号:H315
摘 要:我国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智慧工地技术逐渐引入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提高了施工现场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以及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分模块介绍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并选取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三期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应用情况与不足分析。关键词:智慧工地; 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U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3315
摘 要:本文通过解释课程思政、英语专业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对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专业进行了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指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专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促进作用,并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专业,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全文对“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进行了探究,为促进“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关键词:课程思政; 英语
摘 要:媒介融合时代,多样的新型传播形态给科技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想象与空间,短视频与科普的结合成为可视化传播时代下的一片蓝海。目前,以短视频为载体的科普在丰富了科技传播的形式与渠道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潜在问题。从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出发,讨论当前科普短视频的可行性策略,有利于探究短视频在科技传播中的功能与意义。关键词:短视频; 科普; 传播策略; 科技传播中图分类号:G20
青藏铁路通车了,这仿佛只是一条普通的铁路,但却是张鲁新一生的理想与目标。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所以人们崇敬地称它为"天路"。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是一条"朝圣之路",路上跋涉着很多追寻梦想的人。这条路上还有另一群值得讴歌的跋涉者,他们也在追寻自己的梦想,那就是真实与科学的殿堂。在这群人里面,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张鲁新也许是最应该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之
期刊
沈志云(右二)院士考察验收京沪高铁线路工程。图片|川观新闻  他是中国铁路运输工程领域唯一的一位双院士,他参与、推动和见证了中国高铁技术从无到有的全部发展历程,他是我国高铁领域的先驱科学家之一两院院士沈志云。  1929年,沈志云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父小学教师,其母家庭妇女。沈家并不富裕,兄长沈立芸是沈志云人生领路人。自幼父兄教育他,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抱着这样的信念,沈志云读书非常用功。高中毕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型城镇化朝着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比例进一步增加,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产量也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实现炉渣的精准高效资源化利用,并确保其在使用期间的环境安全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这也势必成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概述了炉渣集料作为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集料使用期间的重金属和可溶盐的浸出特性,对现阶段研究中所存不足提出思考,认为系统开展透水炉渣
在京張铁路青龙桥车站,有一座高大的铜像巍然矗立。他的名字,百年来家喻户晓;他的赫赫业绩,世世代代竞相传诵。他,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远渡重洋学技艺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曾祖父和祖父在广东做茶叶生意,所以举家从江西婺源迁居过来。到他父亲詹兴洪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受其影响家道中落,父亲只好把家搬到南海,务农维生。  詹天佑11岁时中国发生了一桩破天荒的事:清政府在香港主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