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追求“视界融合”的学术专著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_l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前,收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项筱刚寄来的刚刚出版的著作《李凌音乐评论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版)。屈指一算,该著距其同名博士论文原稿的完成已然十年了,足见当下学术著作出版的不易。
  项筱刚早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对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学习,他最终将李凌的音乐评论作为自己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李凌音乐评论研究》系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2013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往的相关研究几乎都是关注李凌音乐评论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没有形成专题性的论著,更缺少深入、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因此,该著对李凌音乐评论给予的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既是当下亟需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主要内容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以当代音乐史上几次重要的争鸣和评论为核心,围绕李凌在这几个问题上的观点和主张,采用音乐学的方法并结合文化学、美学、社会学、释义学和口述历史的方法,对李凌的音乐评论做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剖析与研究。《绪言》首先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对“李凌音乐评论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李凌音乐评论是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该现象的出现是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该现象对中国音乐评论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1}。在第一章《历史描述:李凌音乐评论的发展轨迹》中,作者根据李凌音乐评论的研究对象、评论视野、评论思想的变化等,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将李凌的音乐评论划分为三个阶段,同时指出李凌音乐评论多为“?菖?菖杂谈”、“?菖?菖漫谈”等,这种“杂而不乱,漫而不散”的特点自20世纪40年代起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构成了他的独特文风。第二章《〈新音乐〉时期的评论》主要分析的是1936年“新音乐”运动开始后,李凌开始参与“新音乐社”和《新音乐》月刊等事务性工作期间,在《新音乐》刊物上所刊载的有关“新音乐”若干问题的评论文章,体现了李凌将音乐评论视为具有“武器”“匕首”等作用的犀利的宣传工具。
  著作的第三章至第五章集中分析、研究了李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音乐评论。作者认为这一阶段是李凌音乐评论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后音乐界的“土洋之争”说起,到音乐的“民族形式”问题以及李凌于1962年出版的《音乐杂谈》等,作者逐一解剖、分析,认为李凌这一阶段的音乐评论包含了诸多富有前瞻性的内容。第六章《新时期的评论》探讨了“文革”结束李凌复出之后的音乐评论文章,分别从“流行音乐”“新潮音乐”“声乐表演评论”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在第七章《李凌音乐评论的历史地位》中,作者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李凌音乐评论“凸现”的历史原因,认为李凌音乐评论的凸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音乐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是李凌自己音乐生涯发展的必由结果。
  二、学术价值与特点
  通览全书,《李凌音乐评论研究》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李凌在各时期音乐评论的写作特色及历史脉络。从一定程度上说,该著对中国现当代音乐史的某些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著作具备了论述的系统性、分析的独特性,以及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一)资料翔实、论述系统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由于该著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所获得资料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在本世纪初,作者曾经采访过李凌本人得到了一部分第一手资料。在后续的研究中,李凌女儿李妲娜也为其提供了大量有关李凌的信件、写作手稿和图片等。这些材料经过作者的细致阅读、挑选和提炼后应用于该著中,不仅丰富了著作的内容,也提升了著作的史料价值,并使著作在理论系统性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整体上看,该著从李凌的生平及音乐评论的发展轨迹开始,论及各时期的音乐评论,其中既有针对某一音乐文化现象的评论,也有对某位音乐家的专题评论,并将之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了著作论述的系统性。在具体分析方面,作者从不同角度切入李凌的音乐评论文章,将文献拆解、整合,重新解读。如该著第三章,作者聚焦于李凌的两篇文章——《音乐的民族风格杂谈》和《音乐的民族风格续谈》,在民族风格的“移植”、对民族风格的“理解”、民族风格的抽象性和“可解性”等几个方面,做了较深入的论述。其具体的分析以文献为基础,从事件背景、发展到影响,鞭辟入里、丝丝入扣,体现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
  (二)分析客观、观点独特
  《李凌音乐评论研究》的研究论述与分析相伴而行,即在论述中分析、在分析中批判。该著不仅采用了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也应用了释义学的一些方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G.Gadamer)提出了“视界融合”(Holizontverschmerzung)的概念。所谓“视界融合”是指在研究艺术作品文本时,研究者应该使自己现在的视界与艺术作品意义中所体现的过去的视界相融合,而达到一种新视界,进入一种新的理解。该著在研究中,尽力将自己的“现在视界”与李凌音乐评论中的“那个历史视界”相融合,在“零距离”地审视李凌音乐评论的同时,又“远距离”地眺望他,从而使二者都超越自身,达到新的视界。如该著第五章,作者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轻音乐这一体裁为讨论基础,站在“那个视界”,从李凌1958年发表的《轻音乐杂谈》出发,对轻音乐的内容、形式、风格、范围、题材以及它产生的历史渊源和背景做了探讨,指出在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尽的时代“轻音乐”仍被中国音乐界视为“旁门左道”。这篇文章随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口诛笔伐,作者首先详尽地分析了各类不同观点的文献,随后又从这些历史文献中抽身而出,从当下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当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双重人格”——即“文化人格”和“政治人格”。作者强调:“当‘文化人格’大于‘政治人格’时,其音乐评论文章的学术性便会被摆在第一位。当‘文化人格’小于‘政治人格’时,其音乐评论文章的学术性便会让位于政治性而退居次要位置,甚至没有学术性。”{2}同时,作者进而指出李凌所处的时代,总有政治标准凌驾于艺术标准之上的情形,在那样的前提下展开的争鸣是得不到本该拥有的争鸣价值和理论水平的。那样的争鸣是建立在剥夺对方说话权利的基础上的、是以失去平等对话为代价的。换言之,作者努力使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学术高度,将音乐评论置于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中,去探究它的社会根源和深层价值。   在该著中,作者不仅从史学的角度对各时期李凌音乐评论予以纵向的历时性阐述,且对其音乐评论的特征进行了横向的共时性研究,总结出李凌音乐评论的写作方式和特色——即“李凌文体”。作者认为,从李凌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杂谈》《音乐漫谈》开始,到八九十年代的《音乐艺术随谈》《音乐美学漫笔》《音乐札记》《秋蝉余音》等著作,都体现出自成一家的“李凌文体”。所谓“李凌文体”,实质上就是有着独特李凌式音乐评论的一种随笔体。作者认为随笔体这种体裁较近似于散文,在运用中,随笔体多注重评论家对作品的直观体验;在表述中,随笔体可以将作者的喜怒哀乐自由地张弛、尽情地宣泄;在篇幅上,随笔体可长可短,看似娓娓道来、细水长流,实则以理趣见长、言之有物。而“李凌文体”就是在随笔体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音乐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关注现实音乐生活,同时也彰显出作者的深厚积累和旁征博引的能力。李凌音乐评论不仅是李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更为未来中国音乐评论的发展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之后中国音乐评论学科的建设置起了一块“垫脚石”。
  (三)语言严谨、表述鲜明
  学术性著作往往给人以语言艰涩、深奥难解的印象,而在笔者看来项筱刚的这部专著可以说是在同类著作中语言既精准又能够吸引读者的。无论是书中的历史叙述还是音乐评论的分析,作者都做到了准确、凝练与专业。书中既没有那些浮躁的赘述,也没有学术性辞藻的堆砌,而是常使用比喻性的文字使一些难解的概念或现象一经解读立即跃然纸上。如“李凌音乐评论就是中国现当代音乐的一块‘磨刀石’。有了这块‘磨刀石’,贺绿汀等擅长直言的音乐评论家不再寂寞和孤单,乐坛新秀们也不会感觉到艺术青春之稍纵即逝,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的百花园中会多增加一朵鲜艳夺目的‘这一个’”{3}等。这样的表述,使该著更具有感染力,对广大读者来说也更加通俗易懂。总之,该著不仅具有文采,也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四)选题大胆、笔锋有度
  纵览20世纪中国音乐评论,由于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时代变迁,音乐评论事业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作为一名音乐评论家,李凌个人丰富的人生经历本身就足以反映出中国音乐评论发展的跌宕起伏。《李凌音乐评论研究》一书不仅清晰地勾勒出李凌音乐评论的历史轨迹,而且对20世纪中国音乐评论的发展以及中国音乐评论未来的出路与构想作了理论总结,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面对20世纪波涛汹涌的音乐历史长河和喧哗、纷繁的音乐历史舞台,作者敢于选择一位重要的、有争议的音乐评论家作为研究对象,其本身就是对音乐评论研究的另辟蹊径,也是对现当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补充。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的音乐发展的历程,也就是音乐批评实践对现实音乐事业的驱动过程。”{4}然而,回顾整个20世纪音乐评论的奔流,它似乎又总是受制于客观现实环境的影响。回望历史,检视当下,如何将行政力量对学术、艺术的不必要干涉尽可能降到最小,如何更多地持有理性、冷静的评论态度,如何努力运用客观、公允和科学的评论标准,推动音乐评论事业的发展,我想这应是项筱刚在该著中所冀望的吧。
  三、问题与不足
  当然,金无足赤,《李凌音乐评论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尚存在些问题。
  其一,该著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香港、民国时期的部分相关一手文献和“十七年”时期的部分地方报刊难以查阅,资料的缺失导致了在研究中部分内容不够充分和全面。但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并不是《李凌音乐评论研究》这一部著作的不足,中国现当代音乐的研究是在政治的长期浸入中发展演变的,长期以来学术界都未能对“十七年”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反映出这一学科本身也未能彻底摆脱“左”的思潮的影响。
  其二,作为历史人物专题研究,该著未能展现李凌先生的相关生活、音乐活动的图片,实属遗憾。人类学中常说“一张照片抵上一千个字”,如能有这些历史资料刊载于著作中,相信会使该著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2013年是音乐评论家李凌的百年诞辰,他的音乐评论伴随着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已经走完了20世纪。《李凌音乐评论研究》的出版不仅能够向李凌的百年诞辰献礼,也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中国音乐评论研究的步伐。项筱刚在结语中谈及中国音乐评论在当代亟需解决的三个问题:1.为音乐评论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2.打破音乐评论身份的藩篱;3.改善音乐评论的政治环境。该著中传达出的作者对音乐评论事业建设的热情让笔者深受感动,也期待作者在后续的研究和评论实践中继续关注未来音乐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学术界奉献更多的学术成果。
  {1} 详见该著第5页。
  {2} 详见该著第85页。
  {3} 详见该著第138页。
  {4}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黄勃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其他文献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熏 1833—1897),浪漫主义时期重要德国作曲家,他一生恪守古典主义创作精神,沿着古典大师们的足迹继续开辟前行,被音乐学家视为 “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其最后一部声乐套曲《四首严肃的歌》是作曲家晚年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代表之作,分别为《人类遭遇的,兽类也遭遇》(Denn es gehet dem Menschen)、《我又转念》(Ich want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主渠道,如果我们能真正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激发    一节课几十分钟,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意学习的场所,重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教育家斯特金认
我第一次听说杰克·波蒂(Jack Body)的名字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他刚来过成都,我父亲和四川音乐学院的同事们跟他有接触,但我没有见到他本人。在父亲的录音机上,我听到了他的音乐,虽未“目睹”,也算是“耳闻”了。  但我至今记得那次“耳闻”的惊奇和愉悦。我顶顶喜欢的是一首钢琴套曲《五首旋律》。这个音乐中的清灵机智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新感受。杰克在纪录片《大鼻子》里记下了他第一次的中国之旅,其中有一些
摘要:“生成”对应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体,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正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捕捉、利用、开发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使教师、知识、学生、资源在课堂环境中发生共振,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预设;生成;教学资源;生成资源  一、问题提出  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预设”是教师根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了解什么行为才是美好的,而什么行为又是丑恶的,引起学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学生    我见过这样一个故事:生在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将蜂蜜抹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从小树立这样一种观念:书本是甜的,
摘要:工科类专业英语是大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传统“填灌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差,创造性思维受到束缚,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需要注重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机电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机电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际特点出发,提出了基于实践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阐释了该新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应用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实践;任务驱动  
教育领域,大家对传统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并不陌生,世界著名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和M.西格恩在《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指出广义的双语教育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和使用对方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特指一个多民族国家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本族语和主流语两种语言的教育系统。在我们音乐领域,中国音乐学院宋飞教授21世纪初提出的二胡“双语”教学模式也发展成为新型的二胡教学理念与体系架构
摘要: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习过程本身就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既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也是巩固识字、扩展识字、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图书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何谓素养?素养为平日的修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博取、积淀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课本
摘要: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熟虑。其基本要求有:设计核心问题,寻求问题突破,组织最佳结构。  关键词:有效提问 基本要求 实现条件    有人说,一堂好课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的学生源于他善于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话固然有失偏颇,但确实说明了课堂提问的重要。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熟虑的。  一、有效提问应考虑的基本要求  1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学生的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本文从课题《赣榆沿海地区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的实际实施情况出发,介绍并总结了本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感受、体会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也希望以此能引起同行们对此类问题的摸索和探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调查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