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点烟器致黄斑裂孔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hai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对患者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方法将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178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于手术期间应用于纳米碳混悬液。检测2组术后3 d时血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同时统计2组低甲状旁腺激素、正常甲状旁腺激素及低钙患者人数。结果观察组术后血钙水平正常率91.0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诊断及鉴别早期前列腺中央腺体癌(central gland prostate cancer, CGPCa)的价值。方法选择25例早期CGPCa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eperplasia,
目的评估我国40岁以上自然人群闭角型青光眼的总致盲率,比较推行与未推行防治体系地区闭角型青光眼致盲率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5个数据库,查找国内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和致盲率的原始研究。人群限定为年龄>40岁,研究现场限定为基于社区,研究的发表时间不限。2名研究人员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独立完成
期刊
目的比较消毒空气和全氟丙烷(C3F8)用于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填充以治疗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的手术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并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患者69例(73只眼),53只眼使用消毒空气填充玻璃体腔(空气组),其余20只眼使用10%C3F8填充(C3F8组)。两组患者间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直径及光感受器细胞层破坏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发视网膜出血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将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72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纳入本研究,根据出生后1 min的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患儿。采用第3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Ⅲ进行眼底检查,视网膜出血根据Fegge法分为Ⅰ、Ⅱ、Ⅲ度。记录窒息新生儿出生时情况及
目的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剥离术后与手术相关的视功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根据研究入组标准,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进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IERM剥离术的IERM患者37例(37只眼),对其术后6个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根据术后6个月视力被分为高视力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0.5)]和低视力组(BCVA<0.5)。主要术中观察指标是患
目的比较单层内界膜翻转与内界膜剥除对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或单层内界膜翻转治疗的适度高度眼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例(35只眼)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7例(7只眼),女性28例(28只眼);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83±8.59)岁。其中内界膜剥
目的研究筋膜囊下浸润麻醉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术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过程中的视觉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视网膜脱离患者104例(104只眼),于筋膜囊下浸润麻醉后行玻璃体手术或前后段联合手术。在麻醉后的5 min、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核心部玻璃体切除后、周边玻璃体切除后和手术结束时,排除对侧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