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心理调节概述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针对运动员往往由于对比赛环境的陌生以及對手的不了解、对比赛过分重视等原因,心理会过分紧张。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会发挥失常。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则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为解决这种现状,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书籍,总结,分析,找出问题,从而帮助运动员更好的训练、比赛。
  关键词 运动员 比赛 心理调节
  良好的心理与强劲的实力共同决定了一场比赛的胜负,两者相辅相成,好的心理素质会使运动员在场上可能会发挥出200%的技术水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争取比赛中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因此,运动员如何进行合理的心理调节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一、概念界定
  (一)众人眼中的心理
  苏格兰联想主义心理学家詹姆斯·缪勒在《人心现象的分析》中写到一切心理现象源于感觉,心理状态是由感觉与观念决定的,观念是感觉的摹本和影象,观念相联合产生更复杂的观念。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所谓的现象是指感情、认识和愿望等。心理生活的条件则是影响心理过程的身体和社会过程。后又认为心理学是关于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的科学。
  华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在他看来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行为是可以外部公开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行为完全独立于与意识的关系,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我对心理的理解
  心理是个体对周围环境、人物、事物等客观现象的主观反应。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
  二、比赛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与运动员的个性有关。个性,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运动员情感激烈,爱激动而难以自制;有的运动员沉默寡言,比较冷静;有的运动员思维十分灵活,动作敏捷善于适应;有的运动员脾气安静、稳重,运动员的这些表现,都与其个性有关。
  (二)与运动员的比赛经验有关。有些运动员由于参加比赛较少,缺乏经验,于是一到比赛就会产生恐惧感,担心自己会因紧张而得不到好成绩,出现“比赛焦虑”。无形之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
  (三)与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值有关。参加一次比赛,运动员如果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压力会骤然增大,反而使自己会紧张,从而导致难以发挥出正常水平。
  (四)与平时训练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关。在平时训练时,运动员所在的周围相对比较安静,外界干扰很少。但在比赛时,由于观众较多,因此环境会相对比较嘈杂。由于对环境的陌生以及周围观众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运动员出现心理紧张。
  除了上述几种原因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如比赛对手的强弱、教练员的表情等因素,也值得注意。
  三、运动员心理调节的可行性措施
  (一)自我调节。保持稳定的心态,例如篮球,不要因为别人盖你一次或者过了你几次就自尊心受损,你随时可以干掉你的敌人,不要太在乎一时的得失。打球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强,不论输和赢你都有“经验值”可加,当你紧张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
  (二)暗示调节。自我暗示对心理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使运动员保持一定的心理稳定状态,临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你要相信自己是最强的,你的对手都不如你,不要把对手想像得比自己强,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你怕别人的同时,别人更怕你,那你为什么要怕呢?
  (三)鼓励调节。鼓励调节法是教练员或领队用称赞和忠告的话语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在比赛中运动员出现情绪过分紧张时,往往领队或教练说几句称赞或忠告的话,就能对运动员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相反,如果领队或教练员对运动员采取施加压力的方法,会更加剧运动员的紧张和不安。在对青少年运动员比赛中,由于他们临场经验不足,指导时更应注意其心理承受能力。
  (四)按摩放松。人在精神过度紧张时,往往会出现颈部后群肌肉僵硬和双肩耸起等现象。所以通过轻轻松松的活动一下颈部,使脖子,颈部肌肉放松,或通过按摩和自我放松等方法,使两肩肌肉松弛下来,这些做法也可以有效地减缓情绪紧张度。
  (五)音乐调节。音乐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音乐给予人的声波信息,可以消除大脑工作所带来的紧张,也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使大脑的冥想状态井然有序。因此,可以在比赛时想一首自己喜欢的歌,让自己放松下来。
  四、结束语
  运动员压力的调节不仅是运动员自身的事情,更需要教练员的科学指导和家人、朋友的理性关怀以及心理、医务等专家的科学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承担比赛重任的运动员尽可能地预防和减轻过大的心理压力,保障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 陈静析,严成根.世界冠军与运动心理[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7.
  [2]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4] 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5] 张五平.运动员心理训练理论综述研究[J].剑南文学.2012.4(8).
  [6]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颜军.我国体育心理学研究近10年的回顾与反思[J].体育与科学.2001.22(5):1-4.
  [8] 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学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42-4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而进行的一项专门性训练,它着重强调提高运动员对动作技术的完成质量、预防运动损伤以及康复训练,是多方位、多维度、多关节的训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文章,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概念、与传统体能训练的关系以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进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郑州市排球业余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特点及损伤类型做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和急救办法。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排球业余爱好者 运动损伤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推进,因为排球的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本文对跆拳道运动项目特点进行分析,以影响跆拳道青年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为主要对象进行讨论研究,在运动心理学理论多方面视角的呈现下,为跆拳道青年运动员日常以及比赛提供心理训练参考。  关键词 跆拳道 青年运动员 心理训练  在静态完形观、动态完形观、风格完形观、可逆完形观四个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由于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自身机体要求都在明显地不断增强。运动员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挖掘他们的肌肉韧带的潜力。不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足球运动员,只要一进入比赛场地,就会为了争取最好成绩而尽最大努力。其技术、技能和经验有助于避免某些灾祸。但是,疲劳和偶然性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本文对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1-2013级羽毛球专选学生和羽毛球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经研究发现在比赛、学习、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因技术动作的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局部负荷过重、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关节和肌肉等部位损伤。  关键词 运动损伤 羽毛球专选 羽毛球爱好者  羽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原训练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高原训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完善;训练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科学化训练程度不断提高;并建立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高原训练的成效明显增加。格斗对抗性项群也因为区别于其他项目的特点而被很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人类环境的变化、行为和生活方式都伴随着全球化进展,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过度摄取营养导致肥胖患病率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猛涨趋势。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炎症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之间关系密切,有效的非药理学措施,定期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对糖尿病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两者治疗手段交互能有效干预2型糖尿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