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与西安事变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471085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我们《张闻天选集》编辑组在完成了选集编辑工作以后,就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他的年谱和传记的编写上去了。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深感年谱中涉及的若干大事还需要具体弄清,例如西安事变就是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在解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具体情况,过去的史书是从来没有讲清楚过的。几十年来还有一些传说,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关于林彪叛逃的文章,在海内外报刊上多有登载,已使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的前前后后昭之于世。每当我读到这些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我的思绪总是萦绕于16年前9月中旬那些不寻常的日子。那十几个日日夜夜大概是自建国后我睡眠最少的时候,也是工作最紧张的时候。
自1969年9月,中苏两国总理在北京机场举行会晤,中苏紧张关系有所缓和,双方同意重新互派大使后,蒙古人民共和国多次向我国表示,它不愿做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后同中国重新互派大使的国家,要求改善中蒙关系。中央为了改善同蒙古的关系,任命我为驻蒙特命全权大使。于1971年7月初,我从非洲赤道线上的刚果共和国首都回到北京,部领导因工作需要,催我赶快赴任。于是,我就带着热带地区的暑气,去领受北国凉爽的秋风,于8月20日乘北京——莫斯科国际列车到达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执行新的使命。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乘三叉戟256号飞机叛国外逃,坠毁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附近。
在八七会议前后的几次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上山”的思想。本文试图根据党的会议文献档案对毛泽东这一重要思想综述于下。
期刊
期刊
《文献和研究》1986年汇编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书中收有毛、周、刘、朱等革命家的文稿79篇,党的历史文件7篇以及研究文章、资料42篇。选编时,对收入的文献重新作了校核,可供党史宣传、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参阅。欲购者请径向人民出版社联系。
自从上次决议发出,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南京方面更有走向抗日的可能,原因是日的进攻,英的态度强,蒋的动摇,走到抗日方面来的较多。不能因他压迫我们,我们便轻易估计他是专门来打我们,而会与日妥协。
《周恩来年谱》(征求意见本·建国前部分)审读座谈会于1987年11月11日至15日召开。来自1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廖盖隆、魏巍等25位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力平同志向与会者介绍了《周恩来年谱》的编写过程。大家认为,这本年谱收集了很多珍贵文献资料,实事求是,基本上反映了谱主的革命活动。目前,年谱稿正在修改,争取早日与读者见面。
洛川是67军王以哲的军部所在地,张学良以督师为名住在那里,一是等候与周恩来会谈,二是要和刘鼎长谈。他摒挡了公务,也不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