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阶段不断迈进,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从以前的成绩评价变为了多元化的评价,并且教育研究者正在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师职业素养规划和促进结构,从而使得一线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传输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育着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从情感素质研究出发,探讨小学班主任在教学实践当中应该具备的优良素质。
  【关键词】情感素质 小学教学 班主任工作技能 教师培养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这个特殊的阶段,班主任不仅是他们学习上的导师,也在承担小学生们的人格成长和生活技能方面的一些教育内容,在教育实践的发展当中,这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在2009年发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当中,对班主任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人的角色定位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所以班主任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成为了教育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情感素质的定义和研究现状
  教师的情感素质研究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新方向。在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班主任教学工作的质量不仅和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技能有着较大的关系,还和教师的情感状态有很大关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的一些优良情感品质如关心学生、对学生充满耐心等都是教师能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这些情感品质也是教师的素质体现,所以被称为情感素质。因此我们可以将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定义为“在班主任工作实践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且积极的针对班主任工作特点产生的情感心理特征”,在这一定义下,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教育导向特征就显得特别明显。
  目前对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班主任群体情感素质的调查方面,根据一些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特显不仅和班主任本身的情感状态有关,还和一些客观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当中所体会到的工作压力、工作时间的长短、班主任的心里健康状况、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培训等,这些要素都能或多或少地影响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的客观因素,而且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属于可以控制的部分。
  二、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素质要求
  对小学班主任而言,他们的任务不同于小学的授课教师,对学生的纪律、生活等都应该有更多的关注,这也要求班主任的情感素质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班主任来说,除了要拥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之外,还需要有着高尚的人格情操和道德修养,以引领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受到更多情感和道德上的熏陶。班主任作为班级当中的重要核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情感素质在班主任的教学工作当中是根据教室在教学工作中的各种琐碎的事情表现出来的,它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对班主任有着较高的要求,班主任应该具有的情感素质,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小学学生很多都处在不懂事的阶段,除了一小部分老实的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调皮。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事情上有一定的细心和耐心特点,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不能急躁,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把问题讲清楚,并且为学生在解决事实的时候埋下积极的种子。
  (二)和学生的平等相待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是贯穿所有师生关系的主旋律,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是上位者和下位者的关系,而是如同朋友一般。有的教师可能会说小学生还不懂平等的含义,况且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没有自主判断能力,需要有人来引领。而事实上,平等相待的真正内涵是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朋友,在成长中的每个时代,人们对朋友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学生在小学时代就能够交到班主任这样能够信任和引导自身成长的好朋友,那么对学生本身的成长和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进步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善于发现班级中的问题
  有很多时候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存在天然的隔阂,如何减少或者打破这种隔阂是班主任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的关键,在班主任的工作当中,要有善于发现学生问题的敏锐感觉,在发现问题之后也不能使用强硬的手段解决,应该估计到学生的情感,积极对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良性引导,将班级视为一个动态且和谐发展的班级,注重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独创性,引导他们的性格在合理的范围内正常成长,促进学生个体和班级的共同发展。
  结语:小学班主任相比于中学班主任可能在解决学生问题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小学班主任在塑造班级中学生人格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需要对班主任这一职业有较高的情感素质要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进行强化,一般班主任在情感素质的要求方面有对学生的耐心、情感共鸣以及和学生建立友谊关系等这几个方面,班主任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重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山.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王俊山,卢家楣.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调查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01:52-58.
  [3]李金丹. 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4]车广吉.小学班主任应有的心理素质结构[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49-50.
其他文献
二尖瓣关闭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可显著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由于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风险大,使得经导管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这一新兴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要阅读,就要通过识字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广泛阅读,就必须大量识字;写文章,就要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会用字组词,以词造句。因此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
灾难准备是为了减轻灾难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提前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护士灾难准备的研究现状,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从护士灾难准备的理论研究、维度、总体水平
【摘要】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是三大微分中值定理之一,是微分学应用的桥梁.高中数学新课程增加了导数内容,这为传统的中学数学注入了活力,也为解决一些初等数学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导数在高中数学中的主要是用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但是为什么根据导数的符号就可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呢?实际上,其理论依据就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近几年的一些省市高考中,出现了以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为背景的试题,这类试题
【摘要】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让
【摘要】新课程环境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化改革,创设综合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则对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优化设计方式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优化设计  现在“535”高效课堂,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师教的方式: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组织、参与、引领、促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在模拟失重状态下对骨骼肌萎缩的防护作用。方法建立尾部悬吊大鼠模拟失重模型,30只同源同窝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尾吊组和血府逐瘀组(尾吊+血府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