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由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承制的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完成首轮播出。
  《记住乡愁》通过两季120个村庄的乡土故事,诗意展示了古老村落千百年来保留的传统文化基因,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1
  一部大型纪录片如何以春风化雨、润人心田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遵循“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的宗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以乡愁为情感纽带,通过深入挖掘沉淀深厚的家族历史、祖训族约,来寻找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根源流脉。
  《记住乡愁》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和特别行政区,涉及藏族、回族、彝族、土家族、纳西族、布朗族等16个少数民族的120个古老村落。这些古老村落的淡淡乡愁汇聚成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是中华文明的血脉在广袤土地上流淌千年的结晶。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了这些村落的历史绵延和文化传承,还聚焦了村民的现实生活,使那些几乎被人淡忘的传统文化习俗得到生动细腻再现,使中国乡土故事具有了历史维度、空间维度、民族身份的维度及民俗审美的维度。
  有观众说:“一路看下来,虽然镜头表现的是当今的山川人物,但记录下来的却是每个故事里的历史哲思。每个被镜头捕捉到的小小村落,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一脉文化基因。”
  2
  专家认为,《记住乡愁》最大的特色就是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为标尺,审视、嫁接、激活传统价值,使其具有影响当下的实践意义和面向未来的引导意义。
  策划确定每一集的主题,我们在抓住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都有效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连接。力求让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一幅幅朴实鲜活的画面里自然流韵,在一个个“仁义礼智信,忠孝勤俭廉”的故事里生动展示,从而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悟与认同。
  这其中,有清正廉洁、忠义传家的福建廉村、安徽许村;有友好互助、邻里和睦的浙江三门源村、广西高定村、云南芒景村;有常怀感恩之心、民族团结的西藏吞达村、宁夏单家集村、云南勐景来村;有珍爱自然、和谐共生的贵州占里村、广西门头村、海南草塘村;有仁爱孝德、诚信勤俭的湖北大余湾村、江西汪口村、河北西古堡村;有崇文重教、尚学育人的广西金圭塘村、福建洪坑村、河南张店村,等等。
  有观众说,《记住乡愁》让我们感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这些村村落落中,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在这些让你感动的乡土故事里。
  3
  运用接地气的表现手法,诗意优美的影像呈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魅力牵引着观众的心走,这也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
  只有把经典的传统文化泥土化,让它带着露珠贴近老百姓,才能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为此,片中选取的人物从头到尾都是普通村民,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村民间的真人真事。
  《郭亮村——自强不息》,讲述的是河南太行山深处郭亮村的故事。这个村的先人为躲避战乱在绝壁上建村立庄,恶劣的生存环境,让郭亮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自强不息”的精神。20世纪70年代,村里“十三壮士”在无比险峻的悬崖上开凿出“绝壁天路”。接着,又修成远近闻名的“好汉梯”,并在绝壁上建起公共观光台和高端农家乐“崖上人家”。
  “自强不息”源自《周易》。原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郭亮人用自己的语言和双手诠释了这句话,比在大学课堂上讲了多少遍,听了多少遍,记忆还深刻。
  《新村——忠贞报国》,讲述的是陕西武功县新村的故事。这个村是西汉民族英雄苏武后人居住的地方,“忠孝仁俭,以忠为先”是苏武留给后人的训诫。因此,新村人世世代代都以爱国、报国为荣,新中国成立以来有100多人参军入伍。改革开放后,村子里的年轻人因国家需要,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回国工作。
  还有那些状元村、翰林村、将军村、长寿村……讲述的是他们之所以独领风骚千百年的故事。这些村庄不仅注重天地敬畏、祖训家规等德行建设;并注重祭礼、婚礼、葬礼、寿礼、开蒙礼、成年礼等软件建设;更注重文化传承硬件——祠堂、书院、私塾、戏园等公共建筑的建设。正是这些物质平台和精神链条,使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儿养志、成人养德、老人养慧,成为永恒的生命历法。
  观看完一集集唯美、抒情、诗化的讲述,人们不禁惊叹:乡愁中居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生命力、和谐力、建设力,居然如此紧密地连着天地,连着先祖,连着岁月,连着吉祥如意。它是生机、是春意、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那个“本”。
  著名作家苏叔阳认为,《记住乡愁》充满了诗意,让中国人知道诗意地生活,也学会诗意地总结生活,这是创作理念、宣传方式、传播手段革命性的创新成果。
  网友菲逡浔写道:“《记住乡愁》把远方游子那份对故乡长长的牵挂、淡淡的忧愁,一点一滴地从记忆里聚拢,把那些尘封的美好开启,在心灵最深处荡漾出真善美的莲花。”
  “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妈妈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
  《记住乡愁》首轮播出已有些时日,而那扣人心弦的主题歌仍在耳边回响——
  多少年的追寻
  多少次的叩问
  乡愁是一碗水
  乡愁是一杯酒
  乡愁是一朵云
  乡愁是一生情
  ……
  (责任编辑:王锦慧)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岗位人才的培养贡献了重要的力量。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指向性更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的要求更为明显。作为学
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极大的改变了高职院校过去的教学模式,促进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予以改进。一、我国
摘要:随着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自动检测技术在企业自动控制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改革《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在首钢(企业)的实际运用情况,并结合目前《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体会,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改良课程设置,以满
豆腐窝分洪闸工作桥大梁的质量检测与分析袁群,杨业奇,姬美秀,谢义兵(黄委会水科院郑州450003)黄河下游山东省齐河县境内的豆腐窝分洪闸修建于1974年,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是一座设计过闸流量为2000m3/s的
本文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其教学管理制度为研究目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及作用;其次,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东深供水三期扩建工程,是为了增加向香港和深圳市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要工程。本文对第一梯级抽水站即东江抽水站的水文泥沙特性、河床演变、引水口位置的选择.引水口布置型
The intensity of third harmonic emission in air filamentation disturbed by copper fibers and alcohol drople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Enhancement
土壤盐渍化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逆境之一。茉莉酸类物质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新疆沙冬青为实验材料,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从动态离子流转运的角度研究了MeJA
自从2010年7月1日全总要求各级基层工会统一使用新版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以下简称专用收据)以来,镇江市总工会对照全总要求,相应出台了符合镇江基层工会实际的《专用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output temporal contrast degradation by near-field quality deterioration,such as 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wavef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