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内蒙古   经济   形势   对策建议
  2021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恢复,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但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与当前面临的问题挑战交织叠加,经济持续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面临压力,经济回稳基础有待巩固。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生产平稳恢复
  上半年,第一产业同比增长4.8%,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猪肉产量增长较快(增14.3%),牛羊肉和牛奶主要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0.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工业行业增长面达70.3%,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特别是制造业同比增长19.1%,规上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4.1%,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2.3%),特别是货运量、房地产、快递业恢复性增长较快,公路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32.6%(两年平均增长7.4%),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41.3%和43.2%(两年平均增长18.9%和26.2%),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4.1%和33.7%(两年平均增长24.1%和27.6%)。
  (二)需求持续释放
  重大投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区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9.5%,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26%,带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从产业看,一、二产业投资额分别同比增长43.2%、42.4%,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实现了64.1%的快速增长。从民生看,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达到33.4%,其中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29.5%和68.7%。消费活力持续恢复。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从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4%,乡村增长11.7%;从类型看,接触性消费加快恢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6.6%;从层次看,升级类商品零售额恢复增长,如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汽车类分别增长53.9%、22.7%、34.3%,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增长1.1倍;线上消费实现了28.4%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9%,两年年均增长2.4%。其中,出口增长28.8%,两年年均增长8.8%,是拉动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绿色发展加快推进。能耗“双控”由红转绿成果持续巩固,1-5月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等价值)量下降1.4%,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8%。持续推进“一湖两海”“一河一淖尔”治理,上半年,黄河流域可监测的31个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1%,好于全区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其中,干流9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为优良。上半年,空气优良天数较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1.9%,较一季度下降19.4%。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上半年,造林、种草完成年度任务的63.1%和84.5%。企业效益持续向好。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5.2%,两年年均增长1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近1.8倍,两年平均增长3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1.3%,两年平均下降6.5%,好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3.4%,两年平均增长6.2%,完成年初预算的57.7%,快于序时进度7.7个百分点。
  (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蒙速办”APP应用接入和“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服务,继续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内蒙古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截至6月末,实有市场主体232.1万户,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6.8%,日均新增注册1521户,增长3.3%。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4.8%,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个百分点。
  (五)民生福祉得到改善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1.72万人,同比增加0.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6%,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农牧民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95%、75%和86%。物价总体保持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两年平均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9.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3.04,较上年同期缩小0.12。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消费市场恢复较慢
  内蒙古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6年9%以上的增速逐渐下降到2019年4%左右。2020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内蒙古消费受到抑制出现显著下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消费逐渐恢复。特别是在去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今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高速增长,但仍未扭转近两年平均负增长的局面。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一季度扩大0.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0.8%。消费增速放缓,既是增长基数较大的客观结果,也是抑制消费的结构性矛盾的体现。一是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不足。2014年以来,内蒙古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双双进入下行通道,特别是近年来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趋于扩大,消费扩容基础受抑。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65元,差距较上年同期拉大327元。同时,需高度重视居民收入预期走低的问题。5月底,全区住户存款达16027.9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中低收入者“不愿花钱、不敢花钱” 的心态有所加重,不利于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消费提质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二是新型消费供给不足。“有需求缺供给、有供给缺质量、有质量缺品牌”问题凸显,尤其信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消费市场不能有效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   (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市场及预期
  一是短期内挤压下游企业利润。原材料价格上涨,一方面提升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中下游制造业成本上升,削弱行业盈利能力。1-5月,全区能源工业利润总额实现了72.7%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化学工业、冶金建材分别实现976.7%、1306.9%的超高速增长;同期,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325%。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不断向下游传导影响,中小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流动资金紧张,融资需求上升。4月份,32%的中小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较上月升高1.5个百分点;46.7%的中小企业有融资需求,较上月升高1.7个百分点。二是向居民消费领域传导压力加大。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居民消费领域制造业产品价格明显上涨。从全国看,6月份CPI环比下降0.4%,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总体较为稳定,特别是猪肉价格明显下降,在近一阶段物价运行中发挥了“稳定器”作用,6月份猪肉价格环比继续大幅下降13.6%;相较而言,消费领域制造业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台式计算机、电视机、空调及电冰箱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同6月份同比涨幅在1.2%—3.2%。从内蒙古看,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5%,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1.7%。
  (三)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产业结构推进缓慢,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倚能倚重情况尚未得到实质性转变。一是原材料行业仍然是工业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1-5月,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83.9%,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贡献率达89%。同时,新兴产业发展引领作用不足。从支柱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不足10%。限于政策、技術、资金、人才限制和发展思维的路径依赖,新兴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增量不足,存量优化进程缓慢”的状态,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步伐缓慢。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后劲不足。从项目建设和投资情况看,转型升级类项目较少,项目建设仍集中在能源、冶金等传统产业,虽然技术改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较快,但投资项目仅占全年实施项目比重的10.4%,总体上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方面缺乏新的增长点。
  (四)平衡经济发展和能耗双控难度较大
  从长期看,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耗“双控”是倒逼产业绿色转型和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重大举措,但在短期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由于内蒙古支柱产业以高耗能产业为主,加之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节能优先的思维模式、没有建立强有力的管控制度,在突然严峻的能耗“双控”形势下,节能降耗硬约束举措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受限行业产量缩减,企业失去市场高价时机的同时,因不能履约按期交付产品而赔偿违约金。二是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以电力行业为例,受“双控”政策限制、煤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火电机组非计划停运,供电出现一定缺口。三是对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产生影响。从重点项目看,完成技能审查的项目仅过半数,近一半的项目不能按期开工建设。同时,为落实国家能耗“双控”要求,自治区适时进行电价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招商引资的能源成本优势。
  (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力增大
  一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主要依靠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因价格上涨而推升的利润快速增长支撑,后期随着国家投放有色物资储备、释放优质产能等保供稳价举措的实施起效,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将得到控制,内蒙古原材料工业品价格涨幅将收窄或下降,在民生等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政府隐性债务压力较重的情况下,或出现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风险。二是民生领域风险需警惕。为适应能耗“双控”要求,部分企业停产、限产,企业效益受到影响,对稳就业、保民生产生一定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一是统筹推进能耗“双控”工作。全面摸清底数,加强源头管控,按照产业链统筹谋划全行业的全局节能减排问题,进一步加大节能挖潜力度,加快已有项目绿色改造。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重点突破,紧盯能耗大户,同企业一起想办法、拿措施,加快办理已建成、入基数项目有关手续,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运营。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统筹推进能耗“双控”与区域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布局等各方面工作。二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制度缺失、程序缺失、服务缺失、责任缺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推动各项举措有效落实。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三是加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按照“一项目一台账”原则,制定涉及手续办理相关部门的前期工作台账,实行全流程跟踪调度,及时解决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二)推动消费扩容提质
  一是扩大服务消费广度深度。深入推进“放管服”,制订修订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相关社会领域的准入门槛和管理制度,加快发展科技、养老、文化旅游、健康保健、体育竞技、家政幼托等新兴服务行业。二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就业结构,形成合理收入结构。创造条件让更多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拓宽居民金融投资渠道,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增加促进居民消费的稳定因素,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社保,减少居民医疗、教育等支出,医疗、教育回归公益属性,加快释放消费潜能。三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顺应互联网时代消费模式新要求,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和消费支撑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信息采集和公开,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强化消费者权益损害法律责任,扩大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服务范围,加强网上跨境消费者争议解决机制建设。
  (三)强化稳就业工作
  一是加强就业统筹工作。及时调整集中到期就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援企、稳岗、扩就业和重点群体就业等具体措施,做好政策衔接,扎实推动稳就业政策落实。二是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启动高校毕业生“1+7”就业专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加大零就业家庭帮扶力度,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等就业。三是提升就业能力。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以工代训,充分调动各类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承接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按照劳动力不同年龄段和技能水平,分级分类推进技能培训工作。四是持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国家“11+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要求,畅通“1+14”线上招聘渠道,广泛开展各类招聘活动。
  (四)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强化优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密切监测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针对风险叠加的可能性增大问题,及时做好防范化解工作。一是做好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一方面要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完善年度债务化解方案,采取预算安排,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偿还债务;另一方面要严防增量风险,严格遵循“举债能力与偿债能力相匹配”原则,对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加强日常监督,切实防范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行为,严禁在限额之外新增债务。二是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摸清风险底数,细化信贷资产分类,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严控风险增量,严格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加快处置存量风险,提高损失吸收能力。优化风险处置环境,坚决遏制企业逃废债。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
其他文献
在分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产业梯度系数进行了测算,明确了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行业类型,并利用熵值法对省内各地区的承接能力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集中反映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真理的必然指引,顺应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复杂深刻变化,坚持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必然理论进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应然,集中体现在立足世界百年未有的风云激荡,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互动中为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全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应然前景与应然方案给出了独具智慧与气魄的中国解答。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必然为理论应然奠定基础,理论应然推动理论必然深化丰富。习近平外交思想是理论必然与理论应然的有机统一。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基于扎根理论,探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怎样对企业的战略绩效产生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交易属性和制度属性同时实现时企业战略绩效才达
自工业化建设大幕开启之时,如何持续激励工人投入生产,就成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苏联采取通行的物质刺激方式,以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激励;中国则长期实行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措施,通过劳动竞赛、先进表彰、越级提拔等方式,对工人进行激励,并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和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是精神激励措施能够产生效果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之后,企业激励制度偏向于对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的物质激励,而精神激励相对不足,亟需在企业中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党员干部身先士卒,
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融资约束与投资理性视角,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我国实体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实体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
炎帝文化研究经过一段时间拓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期,需要从本体论阶段进入价值论阶段,文化传播已成为炎帝文化价值研究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炎帝文化传播经历了纸媒传播、影视媒介传播、文化产业实践跨界传播三个历史时段。步入互联网时代后,全新媒介环境对炎帝文化传播框架、话语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社交化传播、短视频化传播、产业电商化、APP化传播等,成为新时代炎帝文化传播可以延伸的策略或方式。
基于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公司地理分散度对其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地理分散度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地理分散度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在职消费越高,审计质量越低,内外部治理水平的下降给管理层隐瞒坏消息提供了空间,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公司内外部治理在地理分散度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治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社交化打卡学习成为近年来流行的网络学习方式,用户通过“打卡”这一具有仪式性的行为,量化记录学习进程;通过他人的点赞或评论,赋予了“打卡”行为更多的社交属性。打卡的社交化进程,是一个从个体集结到虚拟群体的组成,最后产生集体认同的过程。当下,以打卡学习为代表的社交化学习,在学习效率、个人隐私、自我认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产品、技术、用户等三个层面着手解决,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 种质资源 保护现状 发展建议  种质资源一般是指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育成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缘植物、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单个染色体、单个基因、甚至DNA片断等。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目前,国际上把生物种质资源的占有和对其保护利用研究的深度看
关键词:林草种业 高质量发展  一、内蒙古林草种业现状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三北,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地貌、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特异,是林草种质资源大区。有植物种2619种,其中木本植物有500多种,饲用和药用植物有1000余种,价值高被广泛利用的林木草种近200种。显著的气候区域特征,充沛的光热资源,适宜的水土条件,成为各类中旱生林木草种选育、繁殖的主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