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问题探究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t1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旨在培养计算机创新人才的一些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创新教育;计算机;理念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4-0000-01
  Innovative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roblem Exploration in Computer Education
  Wei Xi,Qi Feng
  (Henan Medical School,Kaifeng475001,China)
  Abstract:Computer Education,proposed to develop creative talents of some computer teaching methods.With teaching practice,talking about how to train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mputer teaching.
  Keywords:Innovative education;Computer;Philosophy
  很多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创新教育,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作为教师的职责。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之后,把所讲章节后面列出的习题留给学生去完成,尽管完成这些习题,对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习题往往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或验证性实验,主要特点是散、浅、琐碎,缺乏系统的、综合性的训练,没有更好的训练效果。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量的上机实验是学习计算机技术必不可少的过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求教师能对授课内容了然于胸,如果完成课题需要涉及所学课程之外的知识,能把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分类组合,巧妙地融于课题的各个功能模块之中,教师要及时给出提示或指导。
  二、提高创新教育观念
  首先,计算机教育学者应该明确的意识到,提高创新教育,应该从观念的改变开始。之前学校没有过多的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衡量学生时,只是看他的学习成绩,成绩高于一切,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一味的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播,而学生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学校应该开展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计算机教育中具备一定独立的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在编程方面可以更多的融入一些创造性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要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衡量。
  三、主动培养创新思维
  长期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束缚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教学中学习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其自主能力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力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的创新氛围,从而增强其思维能力,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与老师在教学关系中,更多的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在创造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他们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帮助,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以培养学生更好的创新能力,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诚实正直、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
  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最近几年,计算机教育更多的注重学生理论教育的培养,更多的教导一些理论基础,大多数的计算机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目前计算机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对问题的分析的能力,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独立思考问题。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
  (二)与实际需求脱轨。对计算机人才培养应该更多的面向社会,针对目前社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应该与市场相结合,大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应用能力,首先应该建设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教育基地中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校内实训基地或实验室的配备较为注重模拟实践、运行、制作规范,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训练,尽量保证实验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一线操作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环境的飞速发展,学校要实施课题教学来使设计知识系统化地呈现给学生,计算机教师要把学生的创意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使学生在社会一线的实践中得到锻炼与培养,课题可以由易而难,过去的相关课程和理论已经不再适应现在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这样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切身体验职业岗位的特点与要求。这样,教师以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为核心,以实际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在一线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受到良好职业训导与熏陶,切实体会到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这样学生也可以以实际需求为目标,为步入社会做到充分的准备,不断的培养自己计算机水平和能力。让学生在实习基地的操作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计算机实际操作经验,加大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逐渐培养综合的设计能力。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职业教育的形式就是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实际的中职教学中,教师更多教导的是计算机一些理论知识,比如计算机发展等相关问题,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机课是一种实践课,这是由计算机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这些特殊性恰恰是阻碍学生学习的一道屏障。此外,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实际应用情况涉及很少,对于中职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导致其在社会中竞争力下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近似人们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他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一步一步的掌握有关计算机的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不断项目操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时完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加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所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中职教学中计算机教学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翔昊.感受ACM-ICPC竞赛的教育意义[J].计算机教育,2006(3):74-75
  [2]李文新.ACM参赛教练:收获,不止是心灵上的[J].计算机教育,2006(3):70-71
其他文献
MVC模式和Decorator模式是Graphic User Interface设计实现中的常用模式。高通在其BREW平台上提供的GUI系统(BUIW),为了便于OEM厂商和软件开发公司的扩展,在其实现中大量使用了设
本文主要讨论在计算机专业中引入"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方法"的意义,分析在计算机专业引入该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具体阐述了"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法"的运行方式,明确学生和老师在该教学方
自主学习中心网络由于其自身的技术、开放性、服务多而杂等特点面临着诸多的安全威胁,而安全问题影响着教学和学习的正常进行。综合分析目前网络安全的现状,从硬件基础环境、应
近年来各企业打造自身文化形象成为一种风尚,并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加强自身的知名度。对于中国石油行业来说,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树立了这个行业的光辉形象和建立了企业文化,然
多媒体教学扩充了传统教学手段,但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多媒体教学的理论指导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加大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
Photoshop是当前最流行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集图像设计、合成以及文字输入、编辑为一体,功能强大。熟练掌握抠图技巧是Photoshop学习的一道难关及根本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师往往需建立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用这个模型对控制装置做出相应的设计、计算和调整,才能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
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但是。多媒体不是全能媒体,只有精心设计、合理巧用,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目前,各学校
互联网时代,Intemet是媒体,是线上展示平台,可以用来娱乐消遣,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诞生诸如新浪、阿里巴巴、网易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时代,Interne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如社交、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