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单侧肾切除手术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本研究中DN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灌胃脂肪乳及单次腹腔注射STZ(40 mg/kg),并结合单侧肾切除手术建立DN大鼠模型,观察建模期间受试动物的体质量及摄食量情况,分别在建模成功后的第4、6、8周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尿量、体质量,计算肾体比,计算UACR,检测相关血液生化学指标;造模成功的受试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4.2 g/kg)及厄贝沙坦组(0.
【机 构】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单侧肾切除手术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本研究中DN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灌胃脂肪乳及单次腹腔注射STZ(40 mg/kg),并结合单侧肾切除手术建立DN大鼠模型,观察建模期间受试动物的体质量及摄食量情况,分别在建模成功后的第4、6、8周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尿量、体质量,计算肾体比,计算UACR,检测相关血液生化学指标;造模成功的受试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4.2 g/kg)及厄贝沙坦组(0.0017 g/kg),分别在给药第4、8周,计算肾体比,检测UACR、UREA、TG、CHOL、RBG等指标,并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DN模型制备过程中逐渐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且体质量减轻,血糖升高的糖尿病典型症状,成模率为85%;在DN模型的第4、6、8周,与对照组比较,体质量、肾体比、摄食量、尿量、UACR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当归补血汤的干预实验中,给药4、8周后,与DN模型组相比,DBD组的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肾体比明显降低(P<0.05,P<0.01),UACR显著降低(P<0.01),UREA、TG、CHOL、RBG等血液生化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有明显改善.结论:SD大鼠灌胃给予脂肪乳,单次腹腔注射STZ并结合单侧肾切除手术,可成功制备DN动物模型,模型成功率较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持续性,且受试动物的死亡率低;此动物模型通过当归补血汤的干预可降低RBG、调节TG、CHOL,改善肾功能,起到改善肾组织损伤的作用,从而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其他文献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 CDS)表现为急性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偶有发热,C反应蛋白和(或)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DS在CT片上主要表现为枢椎齿状突周围沉积一层钙盐,以后侧多见,似齿状突上加有一顶“皇冠”,故以此命名.CDS最先由Bouvet等[1]在1985年提出,在急性颈痛患者中该病的患病率约为2. 0%,且大多数为老年女性[2].2021年1月我们收治了1例CDS患者,现将其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目的:研究青龙衣中6个化学成分对人胃癌BGC-823和人肠癌HCT-1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情况.方法:采用MTT法对从青龙衣中分离获得的6个化合物胡桃醌、3-乙氧基胡桃醌、12β,20(R),24(R)-三羟基达玛烷-25-烯-3-酮、20(S)-原人参二醇、2α,3β,23-三羟基-12-烯-28-熊果酸、Juglanin A进行BGC-823、HCT-15细胞毒活性筛选,并采用寇氏法对上述化合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6种化合物对BGC-823和HCT-15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胡桃醌的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EICU和ICU诊断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生存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较高,病情较重,且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内科发生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人数较其他科室多.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
目的:探索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可雾化浓度及其急性毒理作用.方法:从药物提取液原液开始,逐步递减浓度,探索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最大可雾化浓度;用已知的最大药物雾化浓度多次雾化吸入,明确最大浓度和剂量的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是否产生明显毒副作用;比较不同雾化浓度对小鼠的影响.结果:80%的烈香杜鹃原液和60%的龙胆花原液雾化顺畅;急性毒理实验未检测出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雾化吸入的最大有毒剂量.结论: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最大可雾化浓度分别为80%和50%;雾化吸入龙胆花及烈香杜鹃提取液对小鼠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