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这是1985年谭冠三将军临终前说的话。为了西藏的安康与吉祥,他与十八军指战员以及其他进藏人员一道,在西藏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铸就了永不褪色的老西藏精神,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
  誓言
  1950年1月,时任十八军政委的谭冠三等人从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那里接受了党中央、毛泽东赋予的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新西藏的光荣历史使命。从此,他们把最宝贵的年华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边疆事业。
  为使部队更好地担负起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光荣使命,谭冠三把做好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主抓部队由“川南安家”到进军西藏的思想转变。谭冠三组织全军深入学习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颁发的《解放西藏进军政治动员令》,使大家认识到进军西藏的重大政治意义,同时组织党组织召开扩大会议、活动分子会,开展新战士诉苦活动、总结评功活动,进行层层动员。
  除此之外,谭冠三还和妻子商量怎样从自家开始,带头示范。于是,他的4个子女继续被寄养在北京和河北的农村里。因为长久的分离,当孩子们后来和谭冠三见面时,甚至都不知道叫爸爸。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谭冠三在进军西藏的誓师大会上庄严承诺:“如果我在进军西藏路上牺牲了,请把我这把老骨头带到西藏,埋到西藏。”
  谭冠三这句话,从此成了老西藏精神中最闪光的部分,也是支撑谭冠三为解放和建设西藏奉献终生的座右铭。
  建设新西藏
  进藏部队到达拉萨并陆续进驻各边防要地不久,更艰巨复杂的考验摆在了大家面前。由于大部队陆续进驻西藏各地,公路没有修通,后方补给供应不上,部队出现了严重的缺粮情况。不甘心失败的西藏上层反动分子置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于不顾,趁机囤积粮食,叫嚣要把解放军“饿跑”。进藏部队面临着能否在西藏站住脚跟的严峻考验。
  为早日在西藏立住脚,包括谭冠三在内的西藏工委坚决执行党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南局“政治重于軍事,补给重于战斗”,进军西藏必须生产与筑路并重,积极进行生产建设,打下物质基础的决策。同时,西藏工委根据中央“慎重稳进”的精神,认真执行协议,大力做好上层统战工作,并开展群众工作,搞好民族团结。
  在生产动员大会上,谭冠三说我们要在西藏站稳脚跟,要搞好统一战线,搞好民族团结,只有自己动手、开荒生产,才能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为此,开荒生产是我们在西藏长期的、经常的政治任务。他号召部队发扬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光荣传统,努力开荒生产,变荒地为良田,为保卫边疆、建设西藏而艰苦奋斗。
  会后第三天,谭冠三就扛着铁锹,率军直机关的干部战士,冒着风雪前往拉萨西郊,投入开荒生产、建设八一农场的艰苦战斗。
  当年的拉萨西郊卵石遍布、杂草丛生,再加上开荒初期,普遍缺乏生产工具,又因为当时高原已进入冬季,天气冷,粮食又不够吃,谭冠三和军直机关的干部战士劳动十分艰辛。
  为了方便指挥生产,谭冠三与干部战士一起带着帐篷直接住在河滩荒地。白天,不管刮风下雪,他带头挥镐奋战,有时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他仍然和战士们一道,坚持劳动。晚上,帐篷里的马灯常常被大风吹得摇来晃去,谭冠三披着军大衣,忍着寒冷,与战士们席地而坐,给他们讲井冈山、讲万里长征的故事,讲“南泥湾精神”,以此来鼓舞大家的士气。
  谭冠三的模范行动,大大鼓舞了干部和战士们的斗志。广大干部、战士只用了17天的时间便开荒2300多亩,比原定月度计划还多出300亩。
  在全体指战员的辛勤努力下,新开垦的土地当年收获了青稞等粮食10余万公斤,白菜、萝卜、洋芋、莲花白等蔬菜60万公斤,部队蔬菜达到了自给。八ー农场是解放军到西藏后开垦的第一个农场,谭冠三任农场第一任党委书记兼场长。
  秋收季节,谭冠三还特意邀请当地藏族群众、西藏上层爱国人士、贵族喇嘛等到八一农场参观。这不仅鼓舞了藏族人民建设家园的信心,而且让西藏上层朋友和广大群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的的确确是西藏人民的子弟兵,是来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他们亲切地称赞解放军是“新汉人”“西藏的红”,是“菩萨兵”。
  开荒生产的同时,康藏公路由拉萨向东修筑的速度也不断加快,此段由军区一个团另一个营带领上万民工施工。谭冠三任康藏公路筑路委员会主任。
  谭冠三克服西藏反动上层蓄意刁难造成的各种障碍,组织有能力、懂政策的人去担任指挥长和工区负责人,逐一解决了筑路中的各种问题。1954年12月,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战,全长2255公里的康藏公路(后改称川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毛泽东特此题词祝贺:“庆贺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拉萨平叛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阴谋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在情况紧急、斗争尖锐的时候,谭冠三冒着挨“冷枪”的危险,亲自去阿沛·阿旺晋美家,动员他搬到军区来住。为了争取达赖喇嘛,粉碎叛乱分子的阴谋,谭冠三前后给达赖喇嘛写了3封信。信中既体现了坚决反对叛乱,坚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原则,又显示了中央政府和西藏工委、西藏军区对达赖喇嘛的尊重和爱护。尽管谭冠三及军区领导以极大的耐心做达赖及有关噶伦的工作,但反动势力还是以保护达赖安全、阻止达赖到军区看戏为由发动了全面叛乱。
  1959年3月20日凌晨3时40分,麇集于拉萨的叛乱武装向我党政军机关发起了全面进攻,西藏工委、西藏军区遭到炮击。拉萨市区枪炮声连成一片,叛乱武装连续围攻拉萨运输站、建筑工程处等地。凌晨5时,达赖一行渡河南逃的消息送到谭冠三面前。谭冠三眉头紧锁。凭经验,他马上意识到叛乱武装将在达赖走后陆续逃跑。于是,他立即将情况电告中央军委,请示对策。
  几小时后,拉萨情况越来越复杂,叛乱武装果然出现了从各据点收缩异动的迹象,但此时中央军委的明确指示仍未到达。如果任由叛乱武装从拉萨逃走,将会给以后的平叛造成很大被动。危急情况下,谭冠三凭着对党、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斩钉截铁地说:“打,一切后果由我负责!”
  3月20日10时,我解放军不过千人的战斗部队向近万人的叛乱武装发起了反击,经过52小时的激烈战斗,除少数叛匪藏匿或逃散外,大部分叛乱分子被毙、伤或者俘获。在拉萨平叛的几天几夜里,谭冠三全神贯注指挥作战,困了就倚在条凳上休息一下。
  党中央、毛泽东对谭冠三写给达赖的3封信及其果断指挥拉萨平叛战斗给予了高度评价。
  1985年12月6日,谭冠三在成都逝世。
  1986年8月1日,西藏自治区军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在拉萨八一农场苹果园为谭冠三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满足了谭冠三的遗愿,也实现了谭冠三在进藏之初向党、向人民、向部队全体指战员立下的铮铮誓言!
其他文献
海龙屯,明朝三大征之一“平播战役”的主战场,从残垣断壁中可以想象曾經建筑的瑰丽恢宏、器宇轩昂。
期刊
当你来到贵州,对镇远就不会陌生。总有人、总会在不同的场合向你提到她——舞阳河上令人陶醉的桨声灯影,青龙洞古建筑群旁火车疾驰的独特风景……“你去看么,很值得一看。”末了,他们总会再次强调并叮嘱你一遍。你心中隐隐感受到除了遵义会议会址、黄果树瀑布、镇远古城也是贵州人心中的骄傲。  在悠悠岁月中,镇远古城曾以四副面孔示人:明清之前——黔东门户、军事重镇,明清时期——商贾辐辏、西南都会,民国时期——抗战文
期刊
李金福,生于1984年3月,贵州雷山人,鲁迅文学院民族作家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荔波县作家协会主席。出版诗集《东方神女》《飞鸟带来的种子》《喊山》等。  第一次到荔波就被她深深吸引,所以今生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荔波的山水,即使身在荔波外,心也永远留在了荔波。  小七孔桥下的涵碧潭水,好像是天上瑶池之水倾注而成,深邃而令人遐想。她默默地依偎着小七孔桥,用深厚的绿意诉说着小
期刊
说到贵阳周边的美景,人们首先会想到花溪和青岩,但青岩古镇附近的镇山村却少有人知。  镇山村是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杂居的自然村寨,地处花溪水库中段,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之上,如灵龟戏水,风景秀丽。  镇山村村口有一个很大的石拱门,穿过石拱门,沿着一条古老的石板路步行良久才能进到村中。村子右临岩壁,左侧有湖。一眼望去,清一色的石街、石房、石巷、石墙、石瓦、石柱,仿佛走进一个天然石头博物馆。  镇山村依山
期刊
西江千户苗寨,褐色的吊腳楼与碧绿的白水河相依相伴,被誉为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
期刊
郎德上寨,苗家女子走在鹅卵石铺就的乡间小道上,難掩归家的喜悦。
期刊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从上海成立作为发起组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到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及日本、法国相继秘密成立党的早期组织,从党的一大第一次规定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革命,到党的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的
期刊
河流依傍着老街,逶迤而去。石阡人就按照河流的走向,把二三里长的老街,分为上河坝、中河坝、下河坝。城南古温泉,紧邻上河坝。于是,上河坝人天然对古温泉持有一股深沉的自豪感,仿佛温泉是自家的一般。其实,只要是石阡人,无不以温泉为傲。  城南古温泉,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据《石阡县志》载:“此泉颇奇。冬浴之则身暖而寒退,夏浴之则体轻而凉生;夜浴则睡眠安稳,疲浴则精神复振
期刊
清明时节,我来到位于珞珈山下的武汉大学校园。校园内满树的樱花、梅花刚刚凋落,细雨霏霏中的绿树和富有特色的旧式牌坊、教学楼及师生宿舍,呈现出一幅烟雨朦胧的画卷,三五成群打着雨伞、捧着书本徜徉其中的年轻学子,边走边交谈着,给人一种浓浓的学术氛围和青春的味道。  路过油画般一片树林,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那边还有李达的纪念塑像呢”,顿时引起我的注意。李达,就是那位党的一大13位代表之一的李达,就是那位曾经脱
期刊
夜幕降临,灯火璀璨的鎮远古镇,充满人间烟火味,好似一幅流淌的油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