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直播稻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探讨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机械直播稻田杂草化学防除的有效技术措施,开展了播前、播后芽前封闭和杂草茎叶期茎叶处理与封闭相结合的田间除草试验.结果 表明,播后2d用苄嘧·丙草胺芽前封闭处理效果最佳,在播后15d和30 d的株防效分别达到96.32%和86.56%.
其他文献
以新疆察布查尔的马铃薯甲虫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尔科夫链理论,以该县1993-2021年的马铃薯甲虫田间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构建了1-3阶的概率转移矩阵.察布查尔县马铃薯甲虫总体为中等发生,在早期入侵年份发生程度较重,近年来以轻度发生为主;以预报年前3年的连续发生级别预测第4年的发生状态,回检1996-2020年察布查尔县的马铃薯甲虫发生级别,历史符合率较高、达到84%.本研究为马铃薯甲虫发生程度的长期预报提供了一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为掌握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动态、明确防治适期,于2012-2020年在湖南泸溪开展了柑橘大实蝇羽化进度和成虫诱捕监测.结果 表明,泸溪柑橘大实蝇羽化始盛期和成虫诱捕始盛期分别在5月中旬和5月下旬,二者平均期距为(12.4±1.1)d.3月1日至4月30日逐日平均气温积温值与成虫诱捕始盛期、田间羽化始盛期间均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模型对成虫发生关键期的拟合及预测效果均较好.
多年来,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农村集体观念逐渐淡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以承包、拍卖、转让等形式不断流失,出现了低产包、权力包等损公利己现象,签订合同不合理,存在寅吃卯粮现象,合同不规范甚至出现违法合同,造成农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明,群众反映强烈,干群关系隔阂,出现了不少农村干部“微腐败”现象,甚至违法违纪现象.本文就如何破解农村三资监管的难题,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运行机制,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微腐败”主要贯穿领域、原因及路径选择,以保护农村基层干部履职安全,实现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收
福寿螺作为典型外来入侵生物,直接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分析2011-2020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中的福寿螺相关数据,发现福寿螺在农区的为害面积和区域扩大,造成的损失加重.对其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介绍.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的平罗县和惠农区、吴忠市的同心县和红寺堡区共计4个不同景观区域为试验样区,探索了农田景观格局对苜蓿蚜虫和捕食性天敌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区域景观尺度下苜蓿蚜虫与捕食性天敌种群间关系.结果 表明:在4个区域中,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群为瓢虫、捕食性蝽和蜘蛛,总数为56.5头/20复网.在同心县、红寺堡区,捕食性天敌数量与苜蓿、玉米所占比例的相关性不明显;但在平罗县、惠农区,捕食性天敌数量与玉米所占比例呈正相关,与苜蓿所占比例呈负相关.同心县、红寺堡区的苜蓿蚜虫种群数量高于平罗县和惠农区.
针对温室蔬菜生产中烟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害螨“五小”害虫个体小、繁殖力强、为害隐蔽、单一防控难等特点,结合其发生分布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控方面的技术建议.
从辽宁省番茄产区未使用过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温室采集番茄灰霉病样本,经分离、鉴定并纯化,得到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单孢菌株206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吡菌酰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建立了敏感基线,并调查了氟吡菌酰胺与咯菌腈、啶酰菌胺、嘧霉胺、腐霉利、异菌脲之间的交互抗性情况.结果 表明:氟吡菌酰胺对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0.0694~6.9039 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因此,EC50平均值(1.4240±1.1803)μg/mL可作为辽宁
为明确助剂与静电对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助剂及静电配合喷施40%戊唑醇·咪鲜胺悬浮剂在小麦上的雾滴沉积及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结果 表明:助剂能够增加雾滴表面黏度,降低雾滴表面张力,提高施药质量;静电能够使带电雾滴向靶标定向移动,提高施药效果.在同一作业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静电在提高雾滴的密度、覆盖率、沉积量和药液有效利用率及防效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助剂在降低雾滴密度,提高雾滴沉积量、药液有效利用率及防妓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单一添加助剂浸透、奇功或单独加入静电的施药处理对小麦
在甘肃平凉冬小麦田开展施药试验,以调查5种常用植保机械喷雾作业防治冬小麦病虫害效果.结果 表明,八旋翼无人机雾滴中径最小,为223.6 μm,背负式电动喷雾器雾滴中径最大,为345.3 μm;各施药处理在田间的雾滴密度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植保无人机的雾化效果优于其他植保机械,但穿透性差;八旋翼植保无人机、六旋翼植保无人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喷粉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雾作业的农药利用率分别为69.93%、66.09%、65.37%、59.24%、53.50%.
在辽宁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及秸秆还田模式下,调查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的自然生病情况,发现采用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温湿度的栽培模式,如三比空密疏密、二比空等,可有效减轻大斑病的发生;深翻耕作可减轻大斑病和茎腐病的发生;而秸秆直接还田会加重3种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