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心压缩机叶轮平衡试验的工装芯轴研制

来源 :制造业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轮是离心压缩机最核心组件之一,将叶轮最终装配在压缩机主轴前,需要对其进行动、静平衡校验及超转破坏性试验.因此需设计工装芯轴(以下简称芯轴)穿入叶轮内孔辅助完成叶轮的各项试验.但按照传统方案设计的热拆装结构芯轴在装拆叶轮时的工作效率较低,且离心压缩机叶轮种类繁多,尺寸多变,制造芯轴材料成本较高.现针对叶轮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重新研制了一套冷拆装结构的芯轴,使用该结构芯轴避免了叶轮需加热后才能装配的要求,并且可通过更换不同壁厚的弹簧套工件满足不同尺寸范围内的叶轮完成各项试验.结果 表明:使用此结构芯轴极大提高了叶轮的装拆工作效率,并且解决了因叶轮尺寸多变导致的芯轴数量众多的问题,避免了由于一体化芯轴设计所造成的材料成本浪费.经过车间多次实验及正式投产使用,均满足实际生产要求,证明此设计方案合理.
其他文献
以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生产线的生产种类和生产批次数量为目标,提出基于混合云计算的制造业数字化生产线控制方法.利用多个私有云组合形成混合云计算技术架构,综合考虑混合云计算技术架构运行过程中的CPU使用率、资源剩余率以及节点能耗,获取混合云计算资源调度的多目标适应度函数,选取遗传算法获取多目标适应度函数的最优解,以满足负载均衡需求.信息化制造平台的控制模块选取PID控制算法作为制造业数字化生产线控制方法,利用负载均衡的混合云计算技术实现信息化制造平台的统一资源调度与管理,完成生产线的综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
面对智能制造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模式,对离散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离散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根据杭汽轮的产品特点、生产特点、信息化水平,杭汽轮智能制造新模式在ERP的基础上,进行了PLM、 MES及远程运维系统的建设,实现了设计、制造、服务过程的全覆盖,并在杭汽轮实现了汽轮机核心零部件的智能化制造,在设计、工艺、制造过程中做了很多改进.本文立足于离散制造行业,其建立的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符合离散制造的特点,对离散制造行业进行智能制造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为了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辊道炉腔内的温度场分布和确定影响因素的主次作用,文章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辊道炉的三维仿真模型,并用FLUENT软件对辊道炉腔内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以辊道炉腔内加热功率、入口空气速度和入口空气温度为影响因素,对不同试验条件下辊道炉腔内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了三种因素对辊道炉腔内温度场均匀性影响的主次作用和确定了不同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分析结果显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温度场仿真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辊道炉腔内温度场均匀性影响作用最大的是加热功率,最小的是入口空气速度
本文针对某企业筒子纱染色全自动生产线多工位离散生产的特点,以实现生产线上所有物流设备全自动调度为目标,开展基于离散生产线的物流调度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中央控制与调度系统,并以其中一台RGV的调度为例,详细介绍了调度思想和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模型来预测机械设备剩余使用寿命(RUL)的方法,以便运用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PHM)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维护.首先在能够模拟真实机器行为的数字环境中对设备及其属性进行建模,数据由机器控制器和外部传感器收集,用于数字模型和实体的同步调整.利用仿真结果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并预测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基于该方法,可以实现通过模拟物理模型来监视和预测机器的状态及健康情况,而无需对设备进行任何拆解.通过一个工业机械臂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