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STO的Outlook联系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科技创新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6273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Outlook发送邮件时,收件对象通常是特定群组,手动逐一选择收件人效率低且易出错.构建基于VSTO的联系人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对联系人进行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发送邮件时选择收件人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他文献
X线球管焦点相关实验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在很长时间里我校开展此实验是通过DR系统连接的胶片打印机打印出胶片,并通过观片灯对打印的胶片进行观察然后测量并计算X线球管焦点大小和极限分辨力.但是由于近年来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学校X线检查技术实验室的实验设备配套数量不足,实验时间拖长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充分利用PACS系统解决了X线球管焦点大小和极限分辨力等实验的开设效率问题,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PACS系统的理解.
阐述了一种双螺旋摆动结构的工作原理和力学性能.比较分析了常见转桨式水轮机和双螺旋摆动结构的转桨式水轮机,提出了“单独控制、协同工作”的同步精确控制叶片转角方法.通过某电站实际工况,计算并验证了该结构在转桨式水轮机上应用的可行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废水、污泥和大气沉降等,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被分解,易随食物链进入人体,潜在危害大.文章选取了废弃遗留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案例为研究重点,对项目概况、修复工艺选择、方案设计、修复效果评估进行分析,为各地实施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提供参考.
在当前的加工领域,数控技术已经成为了最为主要的技术形态,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数控技术就是现代机械加工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数字化操作与管理,全面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使人力得到了解放,更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文章主要通过对数控技术特点、现状、应用意义上的分析,全面提出了现代机械加工中数控技术运用方式,对有力提高加工效果,保证质量,起到了有力的推动.
针对一处桩基无法进行干成孔,且上方及周围为高压带电区,提出了一种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方式.采用高压旋喷桩双管法工艺,成桩效率高,克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塌孔严重和桩基质量不易控制的技术难题,而且机械设备较小、施工作业面较小、机械化程度高、经济环保.
基于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桩在施工过程中桩身垂直度以及提钻时螺旋叶片软土不易清理等问题,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结合工程自身施工特点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得到了良好的经济和技术效益,并为后期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精确分层测压一直是压力监测的一个难题,尤其是针对电潜泵井“Y”型分采管柱的分层测压技术研究甚少.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在井口关井测压,一方面严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存在较大井储效应;采用存储式仪器则造成严重测试占产.文章介绍了一种跨隔分层测压技术,该技术在分层测压时,不需要动原井管柱、关井,以及开关滑套,不影响其他层正常生产,并能减小井储效应,可在油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实现仪器一趟下井获取全井分层地层压力.通过29口井共83层的实际测试应用,该技术可为油井分析及油藏监测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能够减少测试占产、降低
盆式绝缘子处的气隙缺陷是导致GIS设备局部放电,进而诱发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探究其对绝缘子内部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文章利用COMSOL软件分别仿真研究无缺陷和气隙缺陷下220kV电压等级GIS设备盆式绝缘子内部的电场强度分布特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无缺陷下GIS盆式绝缘子表面电势和电场无畸变,呈现圆滑过渡状,绝缘子表面最大场强3.7kV/mm远小于SF6气体击穿场强10kV/mm,即工况下GIS盆式绝缘子不发生局部放电;而气隙缺陷下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最大场强在气隙缺陷处,气隙缺陷处最大场强为10.6k
由于机动性强,操作范围广,人员安全性高,具有视觉系统的消防机器人在监视、探测和扑灭火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在过去的几年中,基于消防机器人的灭火技术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应用前景.文章系统地概述了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首先,简要回顾了用于森林火灾监测、探测和扑救的无人机系统的开发和具体架构.其次,简要回顾了与无人机森林火灾监视、检测和扑灭有关的技术,包括与火灾探测、诊断和预后,图像振动消除以及UAV的协同控制有关的技术.最后,概述了无人机在森林消防中的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采用全扫描与选择离子扫描的数据采集原理,对环境样品中多种痕量有机物进行快速定性和准确定量的监测,但是监测全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不规范不全面,会导致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精密性、回收率等指标,不符合标准方法特性的要求.文章综述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从样品采集包括采样要求、采样方法、样品容器、样品保存条件、样品运输、样品交接和样品分析包括样品前处理、全程序空白、试剂空白、色谱仪性能校准、内标外标分析、基体加标回收等过程.建议分析半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