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功课,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数学的重要作用,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21世纪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能单独停留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也不能单纯的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本文对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教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教学更加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进行了相关讨论,以期使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学好数学,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去,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能力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停留在掌握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如何去应用。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教会学生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强烈渴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实现心理需要的满足,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让学生越学越爱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探索开拓的科学精神。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来源于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以及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材上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且高度概括的,过分依赖教材的学习方法,会导致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越学越难。如果在教学中,将课本知识还原生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借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特别是在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就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灵活的掌握所学,这样比直接灌输的效果要好很多,事倍功半。但学生已经能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随时随刻都可能会遇到数学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座位安排和电影院的座位安排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二、让数学溶于学生的生活中
如何数学学习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当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时,就会主动的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要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作为教师必须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将数学教学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课题,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方程式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能够有敏锐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生活数学问题,创设一些打折、车程、利润、速度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寻求答案。初三年级学生要出去春游,级部共有220名同学,每辆面包车可乘12人,车费12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180元,请问怎样安排乘车最划算。这样数学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都可以应用到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捕捉到这些生活的点滴,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思考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自己时时刻刻都在用数学,加深对教材所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带着深厚兴趣主动学习新知识。
三、数学应当很好的作用于生活
数学新课标指出“广大教师应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索、观察、思考、分析、总结,获得成就感,感受数学的魅力。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数学问题有哪种商品价格便宜,存款利率,借款利息等。例如利率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小红的爸爸想要做个小本生意,需要启动资金30000元,想向银行贷款,时间一年,月利率为0.042,请问一年后小红的爸爸需要向银行还多少钱?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注意结合学生以后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更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丰富自己的数学人生。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在学生已经形成一种数学意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作为教师我们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同样在数学问题中也并不是每一道题目只有一种的答案,而是有多个解答。对于学生的解决方法,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给予肯定和表扬,要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思想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我们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教育案例:题目是让学生为自己家里的小院子设计一个小花圃,花圃的长为20米、宽15米,限定的花草种类为常规的花圃植物,同时给予学生的总经费为2000元,这是一道源于生活的开放性试题,这样的题目也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教师可以采取多个方式进行教学,除了让个人思考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审美观、逻辑性和自身的生活需要,对花圃的设计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把花圃的方案设计好后,教师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方案跟大家讨论,并对自己小组的其他成员的意见认真听取,对于组员中比较的好的设计要进行相互学习,通力合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这样就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结语
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将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数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生要能够从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进行解决,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不仅是课堂,而且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将数学知识真正用于实际,真正的服务于生活。同时这个学习的过程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莉莉.浅谈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22)
[2]黄中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5)
[3]陈红侠.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01)
[4]李宗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07)
[5]黄艳玲.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2)
关键词: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能力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停留在掌握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如何去应用。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教会学生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强烈渴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在对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实现心理需要的满足,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让学生越学越爱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探索开拓的科学精神。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来源于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以及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可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材上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且高度概括的,过分依赖教材的学习方法,会导致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越学越难。如果在教学中,将课本知识还原生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借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特别是在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就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灵活的掌握所学,这样比直接灌输的效果要好很多,事倍功半。但学生已经能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随时随刻都可能会遇到数学问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座位安排和电影院的座位安排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二、让数学溶于学生的生活中
如何数学学习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当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时,就会主动的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解决。要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作为教师必须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将数学教学很好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课题,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方程式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能够有敏锐的眼睛,发现身边的生活数学问题,创设一些打折、车程、利润、速度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寻求答案。初三年级学生要出去春游,级部共有220名同学,每辆面包车可乘12人,车费12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180元,请问怎样安排乘车最划算。这样数学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都可以应用到数学,关键是教师能否捕捉到这些生活的点滴,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环境,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思考解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自己时时刻刻都在用数学,加深对教材所学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带着深厚兴趣主动学习新知识。
三、数学应当很好的作用于生活
数学新课标指出“广大教师应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索、观察、思考、分析、总结,获得成就感,感受数学的魅力。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的数学问题有哪种商品价格便宜,存款利率,借款利息等。例如利率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小红的爸爸想要做个小本生意,需要启动资金30000元,想向银行贷款,时间一年,月利率为0.042,请问一年后小红的爸爸需要向银行还多少钱?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注意结合学生以后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结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更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自觉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现实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丰富自己的数学人生。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在学生已经形成一种数学意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作为教师我们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同样在数学问题中也并不是每一道题目只有一种的答案,而是有多个解答。对于学生的解决方法,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给予肯定和表扬,要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思想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我们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教育案例:题目是让学生为自己家里的小院子设计一个小花圃,花圃的长为20米、宽15米,限定的花草种类为常规的花圃植物,同时给予学生的总经费为2000元,这是一道源于生活的开放性试题,这样的题目也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教师可以采取多个方式进行教学,除了让个人思考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审美观、逻辑性和自身的生活需要,对花圃的设计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把花圃的方案设计好后,教师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方案跟大家讨论,并对自己小组的其他成员的意见认真听取,对于组员中比较的好的设计要进行相互学习,通力合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这样就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结语
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将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数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生要能够从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进行解决,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根本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不仅是课堂,而且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将数学知识真正用于实际,真正的服务于生活。同时这个学习的过程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莉莉.浅谈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22)
[2]黄中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5)
[3]陈红侠.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01)
[4]李宗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07)
[5]黄艳玲.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