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感应之“天”及其应有之意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两汉经学家世界观、人生观及汉唐儒家经传诠释重要部分的汉儒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等在建构时,将孔子师徒及思孟所阐发而充分体认的上天至善性信仰作为这一理论的思想前提,并将其纳入感应之“天”中。董仲舒用阴阳五行及同类相感理论、墨学的天志与明鬼思想、思孟学说等等,对意志之上天的至善进行了更为精致的分梳与论证。这一对意志上天至善性的论说与推证,使其成为感应之“天”的应有之首义;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又将西周初的主要上天对“王”的赏善罚恶的主宰之“天”及其对人间的监临、掌控,降落为至晚两周以来渐起的上天
其他文献
2017年以来,我国在各地级以上城市28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改革经验,也遇到了许多改革难题。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并明确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妥善处理好十大关系。
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的导入和过渡,创设时要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统领大单元主题、推进学习活动以及指向核心素养评价。具体而言,可立足课标中的大概念,创设统领大单元主题的“大情境”;围绕直观性、导向性和探究性,创设推进学习活动的任务型情境;依据多维评价体系,创设指向核心素养评价的应用型情境。
走马楼西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簿》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根据相关历朔推算,原发掘简报认为,这批简牍的年代当在西汉中期,“七年”即长沙王刘庸七年。但从田租征收来看,按汉武帝早期推算的平均亩产量高达每亩四石,与“卑湿贫国”的长沙国面貌存在很大反差。就历朔推算而言,对“七年”的断代也有其他可能。走马楼简还存在年代跨越较久和档案的相互叠压现象。种种迹象表明,此簿纪年都不像汉武帝早期,而应当是西汉前期的文帝元年。走马楼西汉简的年代也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