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摄影“锦绣中华”全国影友擂台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终擂珍藏作品巧夺天工陈建勇 摄
  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众摄影》“锦绣中华”全国影友五大城市擂台赛在北京落下帷幕。近两个月,分别在五个城市参与打擂的影友总计约2000余人,参评作品近2万幅。工业作品及综合作品精彩纷呈。工业作品展示了建国60年来的发展变化、壮大宏伟的景象;综合作品讴歌了“锦绣中华”山美、地美、人更美的景观。擂台赛擂出了影友对摄影的执着,擂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与骄傲。
  
  评委:林铭述
  工业题材的摄影作品难度极大,拍摄的影友相对较少,但工业摄影是体现我国60年经济发展历程的不可或缺的题材,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走向繁荣富强的例证。 因此,这次擂台赛主推工业摄影,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鉴戒的方向。在本溪、南京、南阳、宜昌、攀枝花等地区产生一批立志于工业摄影的影友 。大赛的获奖作品反映了目前国内工业摄影的创作水平。许多优秀作品脱离了刻意摆拍的模式,出现了清新而又富有创意的风格,一些观念摄影的作品也颇具水平 。
  
  ① 终擂冠军 花的肌理 金 鑫 摄
  ② 终擂佳作 台上台下 伍 杰 摄
  ③ 终擂收藏 铿锵玫瑰 刘晓光 摄
  
  第一站 辽宁本溪
  8月15日在辽宁本溪首擂。富饶、美丽的本溪,共迎来全国各地的影友400多人、摄影作品4000多幅。
  擂台赛会场中人头攒动,欢声不断,沉浸在浓浓的喜庆之中。本溪市副市长黄立强致词,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陈仲元介绍了《大众摄影》的发展历程,并演示了《大众摄影》的编辑概况。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玉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摄影讲座——《工业记忆》。
  本溪丰富的旅游摄影资源吸引着广大影友,在枫叶红了的时候再赴本溪创作。本溪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特等作品猎火者张德辉 摄
  本溪评选现场
  ① 优秀山村生活 侯少刚 摄
  ② 亚军枫 · 舞 汤宝永 摄
  
  第二站 江苏南京
  8月22日下午,来自江苏南京及周边城市和地区、广东省、辽宁省、安徽省、浙江省、湖北省等地的近400名影友前来参加活动,并提交了4000多幅作品。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沈遥、江苏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浏兰、中国石化摄影家协会主席戚建国、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化工会副主席丁允福等出席了摄影活动。
  著名的摄影家石广智做精彩的摄影讲座。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抽奖、有奖问答等活动,整个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可以看出广大影友的高涨摄影热情。
  
  特等作品合拢曾攀 摄
  南京评选现场
  ① 亚军电力动脉 郑培军 摄
  ② 冠军盛典 罗海成 摄
  
  
  第三站 河南南阳
   8月29日下午,南阳下起了阵阵秋雨,但没有阻止影友们的热情,来自河南南阳及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近400名影友前来参加活动,并提交了近3000幅作品。奖品多多,礼品多多,精彩讲座吸引着到场近400名影友的关注。
  著名的摄影家林铭述老师做精彩的摄影讲座——《边走边拍》博来阵阵掌声。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于德水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精辟的点评。
  
  特等作品闪光高志平 摄
  ① 优秀 造纸坊女工吴维泉 摄
  ② 优秀 工地彩虹 郭 炜 摄
  南阳颁奖现场
  
  
  第四站 湖北宜昌
  9月5日,本刊全国影友擂台赛宜昌站的活动开幕时,盛大的会场,热情的影友,外加团结有力的摄协团队和当地领导的大力支持,无论是谁,都会觉得宜昌宜于昌盛,宜于摄影。
  活动在当地市委副书记,宜昌摄协名誉主席,摄影家李亚隆先生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开始。《大众摄影》主编陈仲元致词。著名摄影家李少白带着他的《看不见的风景》、《看得见的风景》生动地讲解了如何才能获得好照片的方法。让影友大受裨益,与影友的互动问答更是让在座的影友大呼过瘾。
  
  特等作品 三峡工地印象马宁 摄
  ① 优秀 舞翩翩 冯建国 摄
  ② 亚军 索面的符号 欧阳世忠 摄
  宜昌现场抽奖
  
  第五站 四川攀枝花
   9月12日下午,压轴大戏“锦绣中华”《大众摄影》全国影友擂台赛第五站在攀枝花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个藏于深山、坐落在金沙江岸边的著名钢铁城市不仅能出好钢,而且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阳光灿烂。除了攀枝花的影友,周围凉山等地区的摄影人也闻讯赶来,报告厅座无虚席,门口还有很多影友一直站着听完全场。同时,前四站获奖作品及攀枝花多位摄影人的个展也在会展中心一楼大厅展出,吸引了来宾和众多的路人围观欣赏。
  ① 亚军 欺风傲雪 赵春山 摄
  ② 冠军 紧追不舍
  攀枝花评选现场 吴拥军 摄
  
  特等作品火红的年代陈茂森 摄
  
   (责任编辑:姜路娜)
其他文献
平日里带个便携小DC出门拍照,扛个大三脚架肯定是太夸张了,而常见的买相机时商家送的那种袖珍三脚架基本也就是个摆设,真要用的话会发现处处都松动,想固定得像垒积木一样小心翼翼。如果既想有个可靠的相机支架,又不想给自己增添额外的负担,那么金钟Super Light超轻三脚架也许就是最佳的选择。    小巧玲珑携带便利  金钟Super Light三脚架自重只有260g,相当半瓶矿泉水的重量,带在身上简直
『起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唐代文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此仙何在?在高山峻岭的寺庙之中。最早的寺庙来自印度,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中国则起源于北魏时代,在南北朝大规模兴建成风,中国寺庙是佛教、道教等宗教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建筑特点』    寺庙建筑将精神世界融入大自然之中,其格局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理念,因而将中国建筑的庭院艺术升华到错落有致的山
主要规格  影像传感器:1/2.33英寸CCD  有效像素数量 :约1247万  镜头:24倍光学变焦施耐德镜头  焦距 :f = 4.6~110.4mm镜头(相当于35mm相机: 26~624mm)  光圈:F2.8-F5.0  影像稳定器:双重图像稳定(光学稳定 数字稳定)  感光度:ISO64-ISO6400  视频功能:AVCHD格式720P高清视频  照片格式:RAW、JPEG  显示:
虽然已经评测过很多款数码后背,不过笔者比较喜欢的还是这款飞思IQ180。采用铝合金镀铬材料外壳设计的外观简洁而大气,又获得了良好的强度和表面防刮能力。飞思IQ180的另一大亮点是背面当前业界最高指标的3.2英寸115万像素多点触控液晶屏,视角也达到170度,显示效果非常出色。由于采用多点触控设计,大部分设置都可以通过屏幕来完成,机身背面的功能键只有4个。在背面的最下方,是开关和火线接口,通过火线或
摄影作品的分类不仅仅是组织者的事情,它关乎每一个摄影者,关乎每一幅照片的命运,投稿时务必搞清楚规则中的分类标准。  几年前的国展,开始大张旗鼓地实行新的作品分类方法,到现在已经基本成为公认的标准,虽然对某些细则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说把摄影分为纪录和艺术两大类是没有分歧的。  以前我们的摄影不太在乎分类问题,因为强调的是摄影艺术,所以不管是什么主题,基本没有类别上的限制,许多经过暗房加工的照片,
从新到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直是摄影经常记录,也是最有必要的记录的内容。如今,长时间记录一件事物的变化过程被数字技术分解了,当然,这与纪实摄影记录变化的目的大不相同。通过对空调从新到旧的数字处理效果,我们可以感受到工业、科技与人类生活环境的矛盾。  空调,我们冬夏都在使用,我们哪个家里没有几部空调?哪辆汽车没有空调?看着那家家窗外悬挂的空调主机,从新到旧,从洁白到锈迹斑斑,再到面目全非,那墙
>>返璞归真的纯粹:  尤金·阿杰的“老巴黎”经典作品黑白影调的极致:  安塞尔·亚当斯作品和“F64小组”的探索快照的美学: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的瞬间”黑白负片前期拍摄<<    虽然使用黑白胶片所拍摄出来的照片不具有丰富的色彩,但摄影者必须要熟悉各种色彩用黑、白、灰来体现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要预先确定拍摄目的,明确最终得到的效果,并通过胶卷的选择,滤色镜和前期的测光/曝光来控制影调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绚烂的色彩令人目不暇接,数码摄影的便捷,让拍摄越来越容易。这样一个充满诱惑、五光十色的时代,还有人对黑白摄影情有独钟吗?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摄影师路易斯·卡斯特涅达曾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在彩色市场普及的今天还仍然拍摄黑白照片,我的回答是:当彩色图片能够帮你挣钱时,它只是你兜里的钱币,而黑白图片却是你创作上的精神食粮。利用黑白影调,可以充分表现影像的潜质,有些是在彩色影
我最喜欢的一句谚语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和人格能够通过观察眼睛去确定。这句谚语相当古老,几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时代。  在肖像摄影中,眼睛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眼睛能够显示出被摄者的情绪和内心世界,也可以告诉人们很多关于被摄者的真实个性。眼睛、面部特征以及人物独有的姿态,共同构造出人物的形象。  虽然一张简单的脸部快照和一张真正的肖像照
体育比赛竞争激烈、扣人心弦,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时表现的力量、速度、优美的动态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体育摄影通过镜头把那些激烈运动的、稍纵即逝的画面不失时机地捕捉下来,定格运动员成功的狂喜和失败的沮丧,通过画面揭示运动员拼搏的艰辛和酸甜苦涩,从而让读者在观赏之余受到感染和启迪。    我非常乐意用手中的相机贴近运动场,记录各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体育运动是在高速的对抗中进行的,因此,体育摄影对于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