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1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kabc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试验主要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1过程中,pH值、NaCl含量、油脂含量、蔗糖含量和芦丁含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酸性环境(pH约为6),油脂含量为5%,NaCl含量5%及蔗糖含量8%,芦丁含量大于4.0%的条件下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1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若样品中这些因素含量过高时就需要采用脱盐、脱脂、调整pH值等方法预处理后,方能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关键词: 薄层层析法;黄曲霉毒素B1;苦荞
  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09
  前言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苦荞麦的生长,使得这里成为了世界闻名的“苦荞之乡”。随着近些年对苦荞中所含生物黄酮(VPP)的开发利用,凉山的苦荞产业逐渐壮大。开发出了诸如苦荞茶,苦荞萨琪玛,苦荞酒,苦荞酱油等多种苦荞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苦荞麦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储存条件不当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容易受到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等真菌的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1],黄曲霉毒素是具有强致癌性和强致畸性的毒素,如果人体摄取过量,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在生产苦荞产品时,对苦荞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就显得特别重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1过程中,pH 值、油脂含量、蔗糖含量、芦丁含量和NaCl含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为采用薄层层析法测定苦荞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提供科学指导[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原料
  苦荞粉(西昌市售);蔗糖、菜籽油、食盐
  1.1.2 仪器和设备
  HZK-FA210电子天平,福州华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微量移液枪;薄层层析板(硅胶G);微量注射器(25ul);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HY-4调速多用振荡器,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层析缸;干燥箱,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1.3 试验试剂
  黄曲霉毒素B1 标品,购买至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甲醇;三氯甲烷;氯化钠;醋酸;氢氧化钠;芦丁;正己烷;石油醚;乙腈;苯;无水乙醚;丙酮;三氟乙酸;无水硫酸钠;苯-乙腈混合液体积比为98:2;甲醇水溶液体积比为55:45。
  1.2 试验方法
  1.2.1 pH值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
  取5g苦荞芯粉样品,对其进行样液提取得到样品提取液,通过加入0.5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或者0.5mol/L的醋酸溶液,调整样品溶液的pH值使之分别达到2.0,4.0,6.0,7.0,和8.0,然后通过薄层层析法进行单向展开,通过比较样液与标液荧光强度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
  1.2.2 油脂含量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
  预先向苦荞粉中加入菜籽油,使苦荞粉中油脂含量分别达到0%,2%,5%,10%,15%。称取5g处理过的苦荞粉样品,对其进行样液提取得到样品提取液,通过薄层层析法进行单向展开,通过比较样液与标液荧光强度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
  1.2.3 蔗糖含量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
  预先向苦荞粉中加入蔗糖,使苦荞粉中蔗糖含量分别达到0%,2%,6%,10%,14%。称取5g处理过的苦荞粉样品,对其进行样液提取得到样品提取液,通过薄层层析法进行单向展开,通过比较样液与标液荧光强度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
  1.2.4 芦丁含量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
  经测定试验用苦荞粉中芦丁含量为1.2%,按比例向苦荞粉中加入芦丁,使得苦荞粉中芦丁含量分别达到1.2%,2%,3%,4%和5%。称取5g处理过的苦荞粉样品,对其进行样液提取得到样品提取液,然后通过薄层层析法进行单向展开,通过比较样液与标液荧光强度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
  1.2.5 NaCl含量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
  预先向苦荞粉中加入NaCl,使苦荞粉中NaCl含量分别达到0%,2%,4%,6%,10%。称取5g处理过的苦荞粉样品,对其进行样液提取得到样品提取液,然后通过薄层层析法进行单向展开,通过比较样液与标液荧光强度来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
  1.3 苦荞粉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测定方法
  称取5.0g苦荞粉,按照GB/T5009.22-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进行提取,活化,点样,展开与观察并按下式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的计算[1],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讨论
  2.1 pH值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结果
  图1 pH值对TLC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图1中可知,当pH值在6时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pH值小于6.0和pH值高于6.0时,AFB1测量值较小。这是由于当过酸或过碱时,会影响AFB1的提取,从而造成要与标液荧光度一样所需要的样液体积增加,使检测浓度值下降,因此在测定前应将待测样品液的pH值调整为6(偏弱酸性),然后再进行测定。
  2.2 油脂含量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结果
  图2 油脂含量对TLC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图2中可以看出,当油脂含量在5%左右时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油脂含量高于或低于5%时,随着样品中油脂含量的增高,黄曲霉毒素B1的测量值逐渐下降。原因是样品提取液中油脂含量高时,大量油脂的粘黏性是的样液在展开时不充分,对荧光强度造成抑制作用,从而使得要与标液荧光强度一样时,所需体积增加,从而计算浓度减小。   2.3 蔗糖含量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结果
  图3 蔗糖含量对TLC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图3可得,在蔗糖浓度为6%~10%时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值最接近真实值。但在蔗糖浓度小于6%或大于10%时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率较低,因此在测定苦荞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时,可将蔗糖浓度控制在8%左右,这样得到的测定值比较准确。
  2.4 芦丁含量对薄层层析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结果
  图4 芦丁含量对TLC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样品芦丁含量对结果的影响较大。当芦丁含量低于于4%时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在对芦丁含量较高苦荞制品进行黄曲霉毒素B1检测前应将待测样品芦丁浓度控制在4%以上含量,然后再进行测定。
  2.5 NaCl含量对薄层层析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试验结果
  图5 NaCl含量对TLC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图5可以得出,在NaCl浓度为4%左右时黄曲霉毒素B1计算值最接近检测限。因此在测定时可根据具体的苦荞食品将NaCl浓度控制在4%左右,再进行测定。
  3 讨论与结论
  薄层层析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简便、快速、价格便宜的优点,因此非常有利于黄曲霉毒素检测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样品的复杂多样性、测定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易测定结果误差偏大的影响,因此某些特殊样品不能准确测定,因此其适合定性测定与学生实验。
  本研究结果证实,在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1的过程中,pH值、NaCl、蔗糖和脂肪等成分会干扰黄曲霉毒素B1的提取和测定,具体结论是:在偏酸性环境(pH约为6),油脂含量为5%,NaCl含量5%及蔗糖含量8%,芦丁含量大于4.0%的条件下采用TLC测定苦荞中黄曲霉毒素B1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若样品中这些因素含量过高时就需要采用脱盐、脱脂、调整pH值等方法预处理后,方能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参考文献
  [1] 车畅.黄曲霉素分析的几种方法及其比较[J].养殖技术顾问,2010,(3):8.
  [2] 许菲菲,刘亚丽,田富饶.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
  2010,19(5):93-94.
  [3] 王长宇.食品中中黄曲霉毒的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产品,2010,(5):8-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国有淄川林场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有淄川林场森林资源状况及管理现状,指出国有淄川场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边界划分不明确、基础设施滞后、专业人才不足和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林场;对策建议;淄川区  中图分类号:S7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330028  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
摘 要:研究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南川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以南川百合的鳞片和叶片作为外植体探究南川百合组培快繁技术,探究无机盐浓度对南川百合外植体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条件为16℃加200mg·L-1赤霉素时南川百合种子萌发率最高,萌发速度也最快,温度对南川百合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当用南川百合的鳞片作为外植体时,MS加2.0mg·L-16-BA加0.1mg·L-1NAA为最佳诱
摘 要:本文以凯里市旁海镇猴场村和大堡村为研究区,利用施工前、后实测1∶2000土地利用现状图、GIS分析技术及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土地整治前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情况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水田、旱地、道路、田土坎、裸岩石砾地、荒草地等的综合整治,调整了凯里市旁海镇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新增水田2.1255hm2,新增水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8%,与整治前相比,增加了3.40%;旱
摘要:利用织金县2017年温度、降水、湿度、风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计算出2017年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分布,统计分析发现2017年织金县旅游气象指数为1级的天数有32d(9%),旅游气象指数为2级的天数有180d(49%),旅游气象指数为3级的天数有111d(30%),不适宜旅游的天数为42d,占全年的11%,其中不适宜旅游的日期主要集中冬季和夏季,但占比天数较少,总体而言,织金县在1a中基本适宜旅
摘 要:农业高校试验场站,不仅是学生生产实习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理想场所,还肩负着服务教学助力科研,未来有力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针对我国农业高校试验场站的管理问题,总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以期与从事农业科教和管理工作的老师共同探讨。  关键词:农业高校;试验场站;管理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
摘 要:本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蒲公英各部位中5种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各异,且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加和量均值,根和叶对金属镉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中,富集系数达1.37、1.18,根对金属铜有明显的富集作用中,富集系数为1.53。汞、镉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较强,迁移系数分别达到1.55、1.12,细根对重金属铜的迁移能力较强,迁移系数达1.08。  关键词:蒲公英;
摘 要:近年来,多功能农业理论已成为指导乡村转型发展的新理论。本文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从耦合分析视角对其2000—2016年来农业、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多功能农业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多功能农业;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
摘 要:我国目前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农药除了明确登记的7种杀菌剂以外,还有中生菌素、梧宁霉素、喹啉铜、氢氧化铜、噻唑锌等5种防效较好的杀菌剂。生产上应根据农药的推荐使用方法和用量科学合理地进行使用,才能达到最佳防治软腐病的效果。  关键词:大白菜;软腐病;登记农药;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515005   大白菜(
摘 要:利用NCEP逐6h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常规天气资料、国家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19年7月7—9日湘潭市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实况、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资料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和中低层切变是本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其同位相叠加和移动缓慢是导致动力条件维持的原因;西南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和垂直方向上的深厚湿层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使上升运动
摘 要:本文探究了汶川地区细叶百合栽培种的快速繁殖体系,通过采用不同种类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细叶百合鳞片,研究了细叶百合鳞片扦插的最适处理条件;以细叶百合的鳞片和叶片为外植体,对细叶百合组培快繁体系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鳞片为扦插材料,最适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条件为20mg/L GA3浸泡1h,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处理条件为20mg/L GA3加100mg/L NAA浸泡1h;以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