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中华玉兰杯》和系列剪纸《上海风情》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ddK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的各路设计大军积极参与到了世博礼品纪念品的设计中。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专业工艺设计师推出两款颇具特色的特种工艺礼品。
  上海是一个典型的能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是一个最善于融合各方精华的城市。在这个世界大都市的各个生活角落中,可以时时刻刻嗅到这种气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漆艺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项军争为世博创作漆艺作品《中华玉兰杯》,将中国爵杯作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漆艺技法和现代绘画形式结合,清晰表达出了这种特有的城市精神。爵——中国最古老的青铜酒具,象征着胜利,象征着喜庆;漆艺,则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手工艺,《中华玉兰杯》以这两种经典中国工艺形式和技艺为基本载体,却又不拘泥于传统,在造型上融进现代手法,对爵杯加以合理变体,揉进上海市花白玉兰的特色元素,使其既有了爵杯的刚劲形态,又有了白玉兰的柔和形体,具有了外柔内刚的感受;在表面运用漆艺手段表现中,选用了如同世博会中国馆一般艳丽的中国红和大富大贵的金,形成最经典的中国传统色彩搭配,这种搭配具有极大的色彩扩张力,十分夺人眼球,亦是现代装饰的常用手法。作品在理念上,通过造型和色彩形成了“上海的、中国的”这样一个概念。《中华玉兰杯》底座高仿水晶制成,表面运用电脑雕刻八个含有如意图像的中国传统青铜虎形回纹于四周,蕴涵虎虎生气,精致丰满。整件作品通过多种工艺手段,以期体现上海世博会所要表达的“时代发展精神”。
  上海素以“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得到世界瞩目。百余年来,上海不同时期的建筑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精彩纷呈,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美丽的建筑给城市添彩加色,使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上海城市风貌系列剪纸,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上海“海派”剪纸的形式,用富有特点的经典传统手工工艺,表现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在不同时期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象。通过多姿多彩的建筑风貌,展示给人们一个有着丰富、多元文化的上海繁华都市景象。作品从近三十张中筛选出十八张,分为三个单元,一是富有江南气息的上海传统建筑,豫园湖心亭、青浦放生桥、石库门民居等;二是建于上世纪初至四十年代的世界各国风格建筑,徐家汇天主教堂、跑马厅钟楼(即现令的上海美术馆)、百乐门舞厅等;三是近十余年来自改革开放后崛起的现代化建筑,南浦大桥、浦东陆家嘴,大剧院,特别是极富特色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形形色色,风格迥异,汇聚于小小的一片纸上,连在一起,却似乎铺就了一条上海建筑的历史长路,让我们领略到了它们的魅力,感受到了正是它们的美丽,装点着我们的城市。
  系列剪纸《上海风情》由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剪纸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上海剪纸学会副会长奚小琴设计,整套作品以深蓝为基调,如同江南蓝印花布般温文尔雅;线条爽直利索,流畅有力,画面疏密有致,并配以简要说明,深深体现作者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作为一套富有个性的礼品,它将留给人们欣赏上海都市形象和优美独到的本地传统手工工艺文化的美好记忆。
其他文献
《可爱的漫画动物园》分红本和蓝本,首次在国内与广大读者见面。初版是在1 987年由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出版,曾被台湾国立编译馆评定为优良漫画。可爱的动物在蔡志忠的笔下生动地跃然于纸上,带来快乐和知识的同时,引人深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从你我做起。    大概是因为出生于乡下,我从小就对动物很感兴趣。  9岁时第一次到动物园,随着大象低沉浑厚的叫声狂奔到象园,被它那巨大身型所震撼的记忆至今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