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效益,应开展好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对话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我认为开展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话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一、现代课堂为什么需要对话教学
1.对话教学是顺应教学观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是课堂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它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和沟通。而对话教学正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方式,是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形态。
2.对话教学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应引起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无形中成为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成为单边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锐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使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在讨论、辩论、质疑等对话过程中,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提高教学效益,而对话教学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
1.创设情境,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民主、平等、乐观、信任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提高的前提条件。对话教学是师生在双方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做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很多时候他们的对话交流并非如期待中那样完美,教师此时要“学会满足”,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只有保持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整个教学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和孩子们成为合作伙伴。在以小组讨论式为主的生生对话中,教师要关注那些内向不善发言的学生,引导他们融入小组讨论,而不能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成为少数思维活跃学生的课堂。这样,孩子们才能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全身心投人学习中。
2.为学生的对话提供空间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体验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经过体验获得的知识就是属于自己的知识,会终身受用。然而,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也就不一样,加上教材本身的多元性,学生的理解就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如何交流和展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如何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这就需要运用对话。
当然,对话需要充足时间的保证。只有在一定时间保证的前提下,他们才能尽情感悟、畅谈,才能释放热情,放飞思想,毫无保留地敞开心灵的窗户,才能让对话走进他们的世界。
3.鼓励创新思维,尊重对话结果,提升对话的价值
学生的个性各具特点.他们的思维不是固定的.探究性对话的课堂更是激发他们的个性才情。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个性的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求同存异,让答案变得丰富多彩。如在学《阿Q正传》时.在课后拓展这个环节,有个问题“现代社会还有阿Q?”有的学生认为有,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于是教师引导他们发现身边阿Q式的人物,让学生明白:阿O精神仍存在于现实社会。教师又进一步引导:但阿Q精神对现代社会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又深入分析,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形成三种观点:一是需要;二是不需要;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教师不强求学生统一答案,而是摆出事实,让学生分析选择。这样的思考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显露出来,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还提高了文本学习的效果。
教学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这种对话也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师既要学生走进教材,与教学平等对话,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怀疑、质问和批判,使教学既要遵循文本,又要超越文本。
4.参与课堂评价,共享成功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去理解学生出现的错误,以此为学生创设—个轻松、和谐、健康的对话氛围,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对话。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上的评价对话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透着一股真诚,一份尊重。人性化的评价对话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温馨,让孩子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对话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张扬个性、学会交往、促进发展、体验成功。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人生是美好的!
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这块天地里,要满怀热情,不断探索,为学生开垦出一片沃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积极为他们创造对话研究的多种机会,使他们处在最佳的学习心态。对话教学是一个处处彰显着平等、开放理念的灵性课堂。这样,他们在轻松、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一定会主动地参与学习,他们一定会真正走进语文世界,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0
[3]范冬梅.对话语文教学的架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6).
[4]刘庆昌.对话教学论们.教育研究,2001.11.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课堂互动;教学效益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我认为开展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话教学,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一、现代课堂为什么需要对话教学
1.对话教学是顺应教学观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观念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创造者,是课堂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它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和沟通。而对话教学正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方式,是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形态。
2.对话教学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应引起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无形中成为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成为单边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锐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使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在讨论、辩论、质疑等对话过程中,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提高教学效益,而对话教学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实施
1.创设情境,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民主、平等、乐观、信任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提高的前提条件。对话教学是师生在双方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做个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很多时候他们的对话交流并非如期待中那样完美,教师此时要“学会满足”,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只有保持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才能使整个教学比较顺利地进行下去。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和孩子们成为合作伙伴。在以小组讨论式为主的生生对话中,教师要关注那些内向不善发言的学生,引导他们融入小组讨论,而不能让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成为少数思维活跃学生的课堂。这样,孩子们才能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全身心投人学习中。
2.为学生的对话提供空间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体验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经过体验获得的知识就是属于自己的知识,会终身受用。然而,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也就不一样,加上教材本身的多元性,学生的理解就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如何交流和展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如何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这就需要运用对话。
当然,对话需要充足时间的保证。只有在一定时间保证的前提下,他们才能尽情感悟、畅谈,才能释放热情,放飞思想,毫无保留地敞开心灵的窗户,才能让对话走进他们的世界。
3.鼓励创新思维,尊重对话结果,提升对话的价值
学生的个性各具特点.他们的思维不是固定的.探究性对话的课堂更是激发他们的个性才情。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个性的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求同存异,让答案变得丰富多彩。如在学《阿Q正传》时.在课后拓展这个环节,有个问题“现代社会还有阿Q?”有的学生认为有,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于是教师引导他们发现身边阿Q式的人物,让学生明白:阿O精神仍存在于现实社会。教师又进一步引导:但阿Q精神对现代社会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又深入分析,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形成三种观点:一是需要;二是不需要;三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教师不强求学生统一答案,而是摆出事实,让学生分析选择。这样的思考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显露出来,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还提高了文本学习的效果。
教学对话是互动的、交往的,这种对话也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师既要学生走进教材,与教学平等对话,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怀疑、质问和批判,使教学既要遵循文本,又要超越文本。
4.参与课堂评价,共享成功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去理解学生出现的错误,以此为学生创设—个轻松、和谐、健康的对话氛围,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对话。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上的评价对话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透着一股真诚,一份尊重。人性化的评价对话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温馨,让孩子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对话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张扬个性、学会交往、促进发展、体验成功。让我们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是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人生是美好的!
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这块天地里,要满怀热情,不断探索,为学生开垦出一片沃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积极为他们创造对话研究的多种机会,使他们处在最佳的学习心态。对话教学是一个处处彰显着平等、开放理念的灵性课堂。这样,他们在轻松、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中一定会主动地参与学习,他们一定会真正走进语文世界,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0
[3]范冬梅.对话语文教学的架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6).
[4]刘庆昌.对话教学论们.教育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