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日光疹患者紫外线最小红斑量测定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UVA和UVB均能引起光变态反应[1-2].为证实紫外线与多形性日光疹(PMLE)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我们测定了PMLE患者UVA、UVB的最小红斑量(MED)。

其他文献
患者男,62岁,因右拇指肿块2月余到我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拇指伸侧出现一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在意.但皮疹发展迅速,并出现分叶状结构,偶有瘙痒感,不易出血.曾在外院就诊,拟诊为血管瘤,予以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用,未见明显好转,故来我院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诊为寻常疣?Kaposi肉瘤?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外伤史,家族史无特殊。
期刊
期刊
随着HPV感染率的逐年增高和对人类所产生的危害,HPV相关性疾病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发现约200余种不同型别的HPV,似乎将有越来越多新型别的HPV被发现[1]。
期刊
期刊
期刊
患者女,52岁.颜面、四肢反复起疼痛性红斑2月余入院.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前臂出现红色皮疹,绿豆大小,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增多增大,部分红疹中央出现水疱,呈虹膜样外观,触痛明显,皮损逐渐扩展至四肢和颜面,无口腔溃疡及关节肌肉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形红斑",给予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次。
期刊
为研究荨麻疹发病原因和食物的关系,我们于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检测65例荨麻疹患者的总IgE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IL-31在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特应性皮炎瘙痒的相关性.方法 22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与22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在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刺激或非刺激状态下,应用实时PCR方法分析IL-31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IgE水平;对患儿病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分析IL-31 mRNA与IgE水平、疾病严重程度及瘙痒的相关性.结果 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无色素痣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皮肤色素疾病,临床通常表现为先天性的色素减退斑,其相对位置和分布持续终生不变。
期刊
近年来,有关沙眼衣原体临床株耐药的报道日益增多[1-5],涉及的抗菌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