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觅食记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高中那会儿,我的胃口特别大,就像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为了应付这随时起义的肠胃,我的书桌抽屉里备过不少零食,可是零食吃多了会腻,于是我开始期盼每个周五的到来。我是住校生,基本上一个月只回家一趟。但是每逢周五只要小学部一放假,我们高中部的学生跟着受益,因为那时我们也可以随意进出学校的各个校门,而不用接受门卫大爷的终极盘问了。这也意味着我有机会偷溜到外面“觅食”了。
  “觅食”的地点并不是高大上的地方,不过是离学校两百米不到的小街。每逢周末,这里总是特别热闹。各种小摊贩齐刷刷挤到这条小街上卖奶茶、卖炒饭、卖煎饼馃子等。这些吃食都是几块钱一份,可谓物美价廉,很受我们学生欢迎。
  但是我最馋的还是那个不常来的阿姨賣的砂煲粉。砂煲粉这种美食在我们当地其实算是一个“舶来品”,是由重庆传过来的。后来在我们这座小城市经过一些食材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一道特色美食。
  在口袋并不富裕的高中时代,能吃上一碗砂煲粉,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不嗜辣,加上那时我脸上长青春痘,看到辣鸡块总是避而远之。但是有一个姑娘和我不一样,她每回来这里吃砂煲粉,将深蓝色的校服外套一脱,往那小凳子上一坐,就冲着老板娘爽快地喊道:“阿姨,我的粉记得多给我一份辣鸡。”



  至今我还记得那个姑娘,脸蛋白白净净的,留着中长发。每回热气腾腾的粉条一端上桌,她就豪气干云地把两份辣鸡块倒进白花花的粉条里,接着手里的一次性筷子在里面迅速一搅,一层红油在汤面上弥漫开来,颇为“壮观”。刚出炉的砂煲粉极烫,而辣鸡块又辣得人舌头发麻,她却吃得极香,额头大汗直冒,嘴里被辣得“咝咝”直抽气。
  虽然我们并不认识,只知道她是我的校友,但这份在同一个地方吃砂煲粉的情谊,让我深深地记住了她。
  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才偶然听我们班的一个女生提起,说她是理科某个班的学姐,读高三了,即将毕业。
  正读高二的我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怅然若失,为此后再也没有人和我一样在每个周五的傍晚偷溜到小街吃砂煲粉,也为此后少了一个“臭味相投”的校友。
  我们只是彼此青春里的过客。果然自她毕业后,人海茫茫,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只是此后每每回想起这段为照顾“五脏庙”而偷溜出校门觅食的时光,我总会想起她来,想起我们这段一起吃砂煲粉的“友情”。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是否还像以前一样爱吃砂煲粉,是否还要点两份辣鸡块?
其他文献
武庙四圣十哲七十二将,凭什么姜子牙排在第一位?凭什么他是主祀呢?  凭什么“太公在此,诸神退避”?  姜子牙,兵学奠基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中国古代第一位军事家、韬略家。  对姜太公,中国史学界是有定论的: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姜尚。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等人都学习吸收了姜子牙的《六韬》。所
古装剧里常出现这样一种反转情节:某臣民犯下死罪,处决之前,家人突然拿出本朝先帝御赐的“免死牌”,将罪人从鬼门关拉回。古代真的有这种免死牌吗?  还真有!免死牌的正式名称叫“铁券”,是一块带有铭文的铁牌子,外形如弧状的瓦片。有的铁券铭文用朱砂填充,字体为红色,所以叫“丹书铁券”;有的铁券铭文用黄金填充,所以叫“金书铁券”;还有的铁券本身就为黄金材质,因此有了“免死金牌”的说法。古代的铁券一般一式两份
用精致的茶具,泡上一壶红茶,再加上糖和奶……“优雅”的英式下午茶,曾是英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精致的茶具代表了英国热衷于全球贸易的一面。英国人喝茶的茶具最早都来自中国,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舶把中国的瓷器运到欧洲,它们在细度、耐用度、风格、颜色和品质上,让欧洲人大开眼界。这些瓷器在当时都属于炫耀性消费的奢侈品,只有富人才买得起。  随着陶瓷全球化贸易在16世纪扩大到墨西哥、中东和伊比利亚,在17世纪
和万千少女一样,倪夏会在朋友圈分享美美地自拍、精致的社交圈、摩登的都市图景,但几乎没人知道,刚满25岁的倪夏实际上是个文玩女孩。倪夏很少将自己把玩的核桃和手串发到朋友圈,她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七嘴八舌的“门外汉问题”。但她并不排斥朋友们当面向她抛出的各种提问,能带动一个朋友算一个。  和倪夏一样,不奢求他人理解的文玩女孩还有蔡星星。“闺蜜们喜欢逛街、打游戏,我在旁边盘核桃确实有些特别,”星星说,“虽然
剧本杀正在俘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脱离乏味的现实,自由追逐着期待的一切:更精彩的人生,互动性更强的社群,看似更高的社会地位。直到密集“打本”后,一些人猛然发觉,这些或許只是一种幻觉。  宣泄情感,释放压力抑或是寻觅刺激,剧本杀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成为当下最潮流的娱乐方式。2020年年底,剧本杀实体店已达3万家,增长率达150%,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据《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超过70%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变革中国》中感叹道:“中国人的勤奋,令世界惊叹和汗颜,甚至有一点恐惧。”  那么中国人的“勤奋”能否用数据来量化一下呢?答案是可以的。中国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  前段时间,一份由美国劳工部统计的报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这是一份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中国赫然位列世界第一,劳动总量世界第一,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  看到这里,一些小伙伴一定对这两个名词
嫌弃  小张是个单身汉,这天他把工资交给老妈,本以为老妈会夸他,谁知老妈嫌弃地说:“老是把钱交给别人的老婆,啥时候能有点出息?”  一旁的老爸也赶紧把工资交给老妈,附和道:“你妈说得对,钱只有交到自己老婆手里才踏实……”潜台词  很多人说买不起现在的房了,潜台词似乎是以前他就买得起。其实十年前他的收入他也買不起。他想的是,用现在的收入,去买过去的房,所以才会说:后悔当时没买。没想到  老陈和朋友去
“秋风吹,蟹脚痒。”每年中秋节前后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而对于螃蟹的热爱,古人不比今人少几分。虽然螃蟹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极为悠久,不过螃蟹正式成为古人眼中的时髦珍馐,需要等到一个人的出生——毕卓。此人生活在众星云集的魏晋时期,毕卓平生有两大爱好,一好饮酒,二好吃蟹,在任职吏部郎的时候,还干过醉酒后去百姓酒瓮中偷酒被抓的荒唐事。而他之所以成为螃蟹代言人,主要是因为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的一条记载—
值不值钱  我弟弟今年5岁,特别娇气,动不动就哭。  一天他突然问我:“要是有一天咱家没钱了,爸妈会把你卖了,还是把我卖了?”  我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会卖了你。”  本以为他听了会哭,没想到他咧嘴一笑:“我就知道你不值钱。”体贴的同桌  我曾经暗恋同桌,偷偷把她的水杯盖子拧得特别紧,这样她就会让我帮她拧开了。  毕业时,她对我说:“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是你干的,只是我没有说破。”  我听后刚要表白,
“一发”是最小境界。“五湖”是广大境界。  能把一发溪水,当五湖般观看,那个“作”的工夫,就不等闲。千万不要以为是“做作”的“作”,也不要残忍解为“自我欺骗”,而是处于狭窄局促的现实里,心境的恒常廣大。  在荒谬的世代,静土何处?五湖何处?谁能天天安躲静土?谁能日日浪游五湖?于是只有“作”了。  心境是自己的,可以狭窄得杀死自己,杀死别人,也可以宽广得容下世界,容下宇宙。是忧是乐,由人自取。市尘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