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爆破技术在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秸秆是作物残余物中最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之一,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氢键及其他化学键、分子键结合而成,是具有复杂聚合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动物饲料的可利用率较低.蒸汽爆破即汽爆,是应用蒸汽弹射原理实现爆炸过程中对生物质预处理的技术.将蒸汽爆破技术应用于玉米秸秆处理,可高效分离纤维素,对玉米秸秆具有明显的解聚作用,有利于提高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程度.作者介绍了蒸汽爆破工艺原理与参数,综述了蒸汽爆破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化学成分和酶解产糖的影响,以及对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附着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蒸汽爆破可使蒸汽分子渗入植物组织,经过瞬时释放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作用于生物质组织细胞层间,达到原料分解的目的 ;蒸汽爆破可改变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降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提高纤维素含量(随着蒸汽爆破的压强和维压时间的增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而物料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纤维素含量升高);蒸汽爆破可提高玉米秸秆体外发酵酶解产糖率,随着蒸汽爆破压强和维压时间的增加,玉米秸秆体外培养酶解还原糖产量增加;蒸汽爆破可使玉米秸秆的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速率、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提高,可提高反刍动物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纤维素,提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蒸汽爆破通过破坏玉米秸秆的表面结构,可促进瘤胃微生物在玉米秸秆上的附着,从而促进玉米秸秆的降解.综上,蒸汽爆破技术处理玉米秸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的利用率.
其他文献
单碱基编辑(base editor,BE)技术是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发展而来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单碱基编辑具有高效、安全、副产物少等优势,其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锌指蛋白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技术、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elease,TALEN)技术、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
关于5-羟色氨(5-HT)对采食量的影响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机体内的5-HT主要是以必需氨基酸色氨酸(Trp)作为前体物,在大脑和肠道中合成,并在机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HT无法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5-HT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自发挥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中枢5-HT的多种受体以不同的方式调控动物采食,主要有5-HT1A、5-HT1B、5-HT2A、5-HT2C、5-HT3A、5-HT4、5-HT5A、5-HT6和5-HT7.例如,现在临床上被批准使用的抗肥胖药物氯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