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问题调查及其对策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掌握我校中职二年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人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人格问题
  
  为了掌握我校中职二年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人格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校中职二年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一、我校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中人格方面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
  
  1.我校中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人际交往中的不良人格心理的主要表现为自卑(24.8%)、抑郁(29%)、易冲动(36.8%)、敏感焦虑(16.5%)和焦虑(16%)。
  造成这些人格心理原因是多方面,包括自身原因、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环境。喜欢一个人呆着,有事憋在心理,占27.6%。孤僻经常感觉自己孤单,朋友很少占8.4%。总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占31%。这说明我校学生在与父母、教师和同学缺少应有的沟通。对老师缺乏信任,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比较困难,有明显的代沟;现在家长有的单亲或离异较多,对子女缺乏情感上的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孩子有问题自己找解决的办法,得不到父母亲应有的帮助。认为父母不关心。沉溺于网络聊天和游戏,喜欢在网上发泄不良情绪,而现实中的朋友比较少。有什么事情喜欢放在心里。知心朋友比较少,不容易相信别人。
  2.焦虑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占16%,自卑经常感觉自己总是不如他人,占24.8%
  这说明我校中职学生,對学习,对人际关系学习方面有较重的焦虑情绪、自卑情绪和克制力较差的特点。主要认为我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较低、学习动机不明确,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内容的专业化、实践操作的技能化,医学知识的深度和难度的加大,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认为自己是中专文凭,加之现在就业现状不乐观,对以后自己的就业存在严重的焦虑和自卑心理。
  3.容易烦恼、激动、冲动,占36.8%,古人说“少年轻狂”。我校学生心智正在发育中并且正在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阶段,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会产生多种发展危机及问题会感到困惑,茫然,彷徨与苦恼,情绪上的影响必会对生活造成影响。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容易多疑,好猜忌,好冲动。现在家长有的单亲或离异较多,对子女缺乏情感上的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同时却有过多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这样子女容易形成冲动的不良情绪。
  
  二、中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人格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我校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中人格问题,我校结合实际的特点,探索我校中职学校学生人格问题的解决对策。
  1.着重对学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等人格方面的培养,加强对青春期学生身心变化的研究,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学会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1],我校通过周日德育教育活动、周四主题班会、青年志愿者活动、职业规划设计等活动,将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与实际社会的行动统一起来。针对我校女生对的特点,学校党委专门对女生进行“女性知识的讲座”。让女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学校要求党员进公寓、教师进公寓,让每位教师走进学生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讲究科学教育方法,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我校开设了《心理学》、《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聘请有关医务工作者、法制副校长做专题讲座。在课堂上采用心理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产生心理体验,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提高其心理水平。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展专题德育活动。例如:针对交往问题,设计《学会交往》活动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应当怎样与人交往,掌握交往的艺术;针对上网问题,设计《远离网吧,文明上网》活动课,使那些泡网吧的学生,认识到进入网吧的危害,从而远离网吧。我校要逐步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普查、日常的心理咨询、开办心理信箱、建立心理热线,通过因特网或校园网为那些心理上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引导、咨询和服务。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优良人格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地主渠道。因为课堂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培养健康人格地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中职生健康人格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渗透。任何一个学科地教育目地都具有三重性:第一层是掌握学科知知;第二层是进展能力;第三层是形成良好地人格品质,其中第三层是整个教育工作地最终目地[2]。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入手,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育成为个人的需要。而学科教材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语文》课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优雅的品质;《医用化学》有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美育》课有助于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护理学基础》有力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不怕苦、沉着冷静的品质。体育活动也有助于动作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意志力的品质。可见,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优良人格健康教育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感觉到真、善、美的教育,对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4.综合活动课教学。我校开展丰富多样综合活动课程,“护士节”宣誓仪式和技能大赛,增加学生对所学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集体荣誉感。每周的班团活动,定期的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时代感、竞争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心;临床实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体育课外活动、运动会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优良人格;文学艺术活动有利于特殊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培养自信、合群、乐观的人格。对他们气质的塑造和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作用,增进学生的理解;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锻炼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为他们以后适应社会打下心理基础。通过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18岁成人仪式教育、助困募捐等名类有益活动,逐步塑造健康人格。以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优秀人格品质、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增强自我调适心理健康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央珍.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28-29.
  [2]蒋警华.关于中职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3:34-36.
  
  作者简介:彭丽辉(1976-),女,新疆巴州卫生学校讲师。
其他文献
近现代的税收职能理论历经了多次的发展和综合,传统的税收职能理论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去观察和概括,现代财政制度下的税收职能和国家的治理相一致,更具综合性,它包括经济职能、
SARS疫病的快速传播使重庆旅游经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重庆旅游经济的弱点暴露无遗,尤其是"井喷式"经济的负面影响和SARS之后残酷的价格战争让重庆市旅游经济陷入了恶性循
越南海关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15日,全国出口总额约12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截至2013年12月15日,越南外商直接投资
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不但要求学生要打好基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而且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行动指南。本文就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讨,旨在针对免费师范生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問题提出建议和对策,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各项制度,为把免费师范生培养成未来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打下基础,不断推动我国免费师范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认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房地产开发中,所涵盖的成本内容包括土地成本、建筑安装中所产生的资金、财务费用等等。营改增政策中,房地产业所受到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营改增”中房地产业的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