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全面集中实时监控到地铁车站内的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如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对车站内的各种设备进行协调,乘客舒适度得到提高的基础上,促使运行能耗得到有效降低,在管理和营运方面,车站投入的费用也得到了显著减少;如果有一些特殊情况出现,如列车堵塞、火灾等,就可以迅速转变模式,促使乘客安全得到保证,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维护
1 某轨道交通概述
本轨道交通有15.5千米的全长,设置的车站数量有10个,换乘站有6座,换成线路有10条左右,在本市的交通网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 系统功能
本系统将二级管理和三级控制的结构给应用了过来,可以对全线各个车站的机电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了解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
一是中央级功能,本级结构主要是统一管理和维护全线,如控制中心、各个车站等,区间有特殊情况出现时,如列车堵塞、火灾等,需要结合相应要求,将监控模式指令发送给指定车站。通过巡检全线主要机电设备,掌握其运行状态,对设备管理历史数据库进行构建,结合相应需求,将各类统计报表生成出来。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结合预定程序来运行车站级系统,车站将设备运行信号反馈给控制中心,将各个车站监控对象的实时状态给显示出来。在区间阻塞运行模式下,将本信号接收到之后,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对阻塞发生的位置和原因进行确定,然后将预先制定的阻塞运行预案给执行下去。最后是区间火灾运行模式,如果有火灾报警联动信号发出,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就需要调查火灾具体情况,对发生地点和受灾范围充分掌握,将应急预案给调用出来,相邻车站的运行模式进行切换。
二是车站级功能,在本级系统中,主要是运行监视和控制站内和相邻区间的设备,如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借助于通信网络,向中央级传输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出现的故障情况。车站级对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模式和预案进行预置,这样正常情况下和火灾发生时车站的正常运行都可以得到保障。
3 系统构成
本系统包括诸多个组成环节,如中央管理级、车站监控级和诸多的通信网络等,基本单位是车站。本中央级系统处于二期工程阶段,扩展了一期工程,有着基本相同的组网方案。
一是中央级系统构成及配置:在一期工程中,将冗余网络结构应用到中央级系统中,包括数据服务器、监控工作站以及大屏幕显示器等诸多组成设备;在二期工程中,我们依然将冗余以太网接口组网给应用过来,采用2兆的端口速率。为了促使全线监控的目的得到实现,最终我们还需要在一期工程的中央级系统中接入二期工程。为了避免一期工程的正常运行受到系统调试的影响,在二期工程中,我们对网络交换机独立设置,并且将调试用服务器和工作站给临时设置了过来,这样一个最小可运行系统就组成了。建设了二期工程之后,就在一期工程交换机中接入二期工程交换机。
二是典型车站级系统构成:本车站级系统的基本设备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工业以太网组网模式给应用了过来,并且借助于通信系统提供的以太网接口来对控制中心交换机进行连接。将3台PLC控制器设置于地下车站内,在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布置两台,在车控室内布置车站主控PLC,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和协调全站设备。PLC之间的连接利用的则是自愈光纤网络,实践研究表明,它的可靠性较高。每一个车控室都需要对值班员操作站进行设置,将人机界面给提供出来。车站值班员操作站的功能主要是监视和控制所有车站机电设备,在车站级交换机中接入值班员操作站,这样就可以通信与主控PLC。车站值班员操作站需要实现的功能有很多,包括设备管理、故障诊断等,在数据库内保存设备运行信息。将打印机配置于车控室内,以便打印事件和报表。
在PLC控制器方面,将通信接口设置于主控制器内,以便与车站FAS控制器所连接,如果出现了火灾事故,那么FAS就将灾害控制模式指令发送给主控制器。将一台PLC控制柜分别设置于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人机操作界面是必须要设置的,以便调试系统,就地控制的功能也可以得到实现。
三是远程I/O模块:在本模块中,包括区间风井、环控机房、现场控制箱以及照明配电室等诸多组成部分,借助于这些部分,就可以对风井内设备、空调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采集温度湿度等重要信息,对各类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掌握,及时发现出现的各类故障等,同时,公共区域的照明情况也可以得到实时掌控,还可以检测到人防门的运行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城市轨道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科学设计系统结构和实施方案,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进行操作,将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预置各种不良状态的运行方案,保证城市轨道能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曲立东.城轨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结构比较[J].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123-125.
[2]牛卫星.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集成模式探讨[J].智能建筑,2011,2(10):99-101.
[3]李世峰,黎江.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2(11):55-57.
[4]夏一庆,牛卫星.基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环境设备监控系统应用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5):66-68.
[5]周海军,邹伟.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程序优化方案应用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2(6):233-235.
[6]邱卫华,李健.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仿真系统研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32(5):244-245.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维护
1 某轨道交通概述
本轨道交通有15.5千米的全长,设置的车站数量有10个,换乘站有6座,换成线路有10条左右,在本市的交通网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 系统功能
本系统将二级管理和三级控制的结构给应用了过来,可以对全线各个车站的机电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控,了解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
一是中央级功能,本级结构主要是统一管理和维护全线,如控制中心、各个车站等,区间有特殊情况出现时,如列车堵塞、火灾等,需要结合相应要求,将监控模式指令发送给指定车站。通过巡检全线主要机电设备,掌握其运行状态,对设备管理历史数据库进行构建,结合相应需求,将各类统计报表生成出来。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结合预定程序来运行车站级系统,车站将设备运行信号反馈给控制中心,将各个车站监控对象的实时状态给显示出来。在区间阻塞运行模式下,将本信号接收到之后,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对阻塞发生的位置和原因进行确定,然后将预先制定的阻塞运行预案给执行下去。最后是区间火灾运行模式,如果有火灾报警联动信号发出,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就需要调查火灾具体情况,对发生地点和受灾范围充分掌握,将应急预案给调用出来,相邻车站的运行模式进行切换。
二是车站级功能,在本级系统中,主要是运行监视和控制站内和相邻区间的设备,如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借助于通信网络,向中央级传输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出现的故障情况。车站级对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模式和预案进行预置,这样正常情况下和火灾发生时车站的正常运行都可以得到保障。
3 系统构成
本系统包括诸多个组成环节,如中央管理级、车站监控级和诸多的通信网络等,基本单位是车站。本中央级系统处于二期工程阶段,扩展了一期工程,有着基本相同的组网方案。
一是中央级系统构成及配置:在一期工程中,将冗余网络结构应用到中央级系统中,包括数据服务器、监控工作站以及大屏幕显示器等诸多组成设备;在二期工程中,我们依然将冗余以太网接口组网给应用过来,采用2兆的端口速率。为了促使全线监控的目的得到实现,最终我们还需要在一期工程的中央级系统中接入二期工程。为了避免一期工程的正常运行受到系统调试的影响,在二期工程中,我们对网络交换机独立设置,并且将调试用服务器和工作站给临时设置了过来,这样一个最小可运行系统就组成了。建设了二期工程之后,就在一期工程交换机中接入二期工程交换机。
二是典型车站级系统构成:本车站级系统的基本设备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工业以太网组网模式给应用了过来,并且借助于通信系统提供的以太网接口来对控制中心交换机进行连接。将3台PLC控制器设置于地下车站内,在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布置两台,在车控室内布置车站主控PLC,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和协调全站设备。PLC之间的连接利用的则是自愈光纤网络,实践研究表明,它的可靠性较高。每一个车控室都需要对值班员操作站进行设置,将人机界面给提供出来。车站值班员操作站的功能主要是监视和控制所有车站机电设备,在车站级交换机中接入值班员操作站,这样就可以通信与主控PLC。车站值班员操作站需要实现的功能有很多,包括设备管理、故障诊断等,在数据库内保存设备运行信息。将打印机配置于车控室内,以便打印事件和报表。
在PLC控制器方面,将通信接口设置于主控制器内,以便与车站FAS控制器所连接,如果出现了火灾事故,那么FAS就将灾害控制模式指令发送给主控制器。将一台PLC控制柜分别设置于车站两端的环控电控室,人机操作界面是必须要设置的,以便调试系统,就地控制的功能也可以得到实现。
三是远程I/O模块:在本模块中,包括区间风井、环控机房、现场控制箱以及照明配电室等诸多组成部分,借助于这些部分,就可以对风井内设备、空调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采集温度湿度等重要信息,对各类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掌握,及时发现出现的各类故障等,同时,公共区域的照明情况也可以得到实时掌控,还可以检测到人防门的运行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城市轨道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科学设计系统结构和实施方案,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进行操作,将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预置各种不良状态的运行方案,保证城市轨道能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曲立东.城轨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结构比较[J].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123-125.
[2]牛卫星.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集成模式探讨[J].智能建筑,2011,2(10):99-101.
[3]李世峰,黎江.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2(11):55-57.
[4]夏一庆,牛卫星.基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环境设备监控系统应用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5):66-68.
[5]周海军,邹伟.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程序优化方案应用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2(6):233-235.
[6]邱卫华,李健.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仿真系统研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32(5):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