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而不争私,忧时而不厌世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無为”思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天而为。老子的思想并不消极,他忧时而不厌世,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
  【关键词】老子;有为;忧时;积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说到老子,大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无为”,把无为误作无所作为,进而想到无所事事、厌世避世,因此不少人断定老子的思想消极。笔者不以为然,试着谈谈个人管见。
  一、老子自己明言“为而不争”
  《老子》全文最后一句写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河上公注为:“天生万物,爱育之,令长大,无所伤害也。圣人法天所施为,化成事就,不与下争功名,故能全其圣功也。”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老子认为天道是利泽万物的,没有自己的私心,而圣人就该顺应天道而为,不应有自己的私心。所以老子主张的应该顺天之为、无私之为,不是简单的一个“无为”。还是这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老子主张要“为人”“与人”,积极地帮助别人,乐于奉献。
  二、所谓“无为”,实为“不妄为”“不滥为”,是“顺天而为”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生”“为”“功成”都是积极地去创建,去利益大众,这是老子所主张的圣人行事的出发点。“不有” “不恃”“弗居”这是功成之后的态度,不争名,不邀功,不争私利。而“无为之事”“不言之教”恰是身体力行,顺天而为,不滥为,不妄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 老子主张的是“无为之为”“无不为之为”,以无为之法达无不为之效。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第二十七章)老子笔下的圣人,绝不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之人。顺时而为,为的是让万物、万民不受伤害,各得其用。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第二十七章)善人可以做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做善人的鉴镜。这不就是孔子所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吗?此处也足见老子的积极为作的一面。
  三、老子主张“无私”,具有奉献精神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天地因无私而长生久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一任自然。这是无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但利万物,不惧卑污,这也是无私。“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此身不为己有,心存天下,这是大爱,是无私。
  四、老子主张“不争”“不居”,不求虚名,功成身退
  “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老子不是不愿建功,而是不愿居功。“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因为不争,所以不会招致怨尤。“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因为不居功,所以功常在。“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因为不争,所以无敌。
  五、老子忧心天下,关怀苍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第三十九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第六十六章)老子认为侯王当下于百姓,这不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民本君轻吗?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七十五章)老子直指居上位的人欲念太重,不能静养,导致百姓饥馁疲敝。
  六、老子主张的是居上位者“无为”、休养生息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老子主张统治者以无事取天下,绝非无所事事,而是要休养生息,顺应自然。这在久经战乱、难得和平的汉朝尤为重要。司马谈谓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对老子的思想大为赞叹。《汉书·艺文志》谓道家为“君人南面之术”,所言非虚。所谓“无为”对居上位者而言是指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不要无故扰民。后来孟子所言,“不违农时”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一样的意思。
  综上所述,老子主张顺天而为,他心系苍生,具有奉献精神。他不争名,不徇私,功成而身退,是一位积极有为的得道高人。一部《道德经》就是他的立言之作,怎么能说他消极避世呢?姑且用老子语作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爱情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常常萦绕在我们脑海中,影响我们的情感和精神。我们都非常向往顺利而美好的爱情,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让大学生顺利应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和精神世界。大学是敞开的校园,是半个社会,大学生也面临着恋爱和失恋等境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爱情观的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爱情观的教育,帮助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与思想态度。本文从重视德育教育、加强能力培养、关注礼仪教育、落实生命教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重视小学生自主学习,这不单单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同时也应当在作文教学中体现出来。和过去的作文教学相比,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小學语文作文互评互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互评互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属
【摘要】随着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高考中对于古典诗词的考查越来越细致。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尝试运用古诗词的五步鉴赏法指导学生,力图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解读诗题;知人论世;关注序注;解读文辞;缘景析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积
【摘要】诗歌文本具有人性美、人情美的特性,诗歌教育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诗歌的审美教育  意义,注意阅读审美的效用原则,追求诗歌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阅读;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诗歌文本具有人性美、人情美的特性,诗歌教育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诗歌阅读教学中,应当回归作品的人文
【摘要】现在大部分学生有大量课外阅读却无法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作文时常常出现:下笔 难,难在取材;凑字数,内容空洞;篇幅短,没有见的……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常常是或视而不见,或视而少见。这让学生怕作文,厌作文,也困扰着许多语文老师。  【关键词】人文资源;亲子共读;想象;滋养心灵;陶冶性情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极为忙碌的场面。透过这些忙碌的场面,我们不仅能够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角色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在此基础上一窥封建等级森严的大家族中的种种繁文缛节,进而更深层次了解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  【关键词】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封建等级秩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我国四大经典文学
【摘要】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到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获得良好的效果,真不容易。但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学生确实能从阅读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收益。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理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獻标识码】A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很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而这一教学理念也越来越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心中。下面,以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在一年多里开展的读书活动
【摘要】高考语文试题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与对学科能力的考查紧密结合,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的考查。主要的题型为客观题、探究题和作文题。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对批判性思维考查最重要的题型。  【关键词】高考语文;批判性思维;考查特点;题型分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批判性思维被看作21世纪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作为承载选拔人才功能的高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教育效果的好坏关乎学生成长学习习惯的培养。最近小学领域受到各领域的关注,在这一形势下将小学情感教育课题提上日程。本文主要研究了感情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并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感情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索,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需求开始变得愈来愈强烈。小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三观” 的基础阶段和重要构建阶段。因此,国家、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在众多的德育措施中,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无疑是最温柔却又能直抵学生灵魂深处的一种,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德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