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外二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是个空盒子
其他文献
一段深深的记忆  水,从记忆里漾出来  透著清凉与甘甜  圆圆的眼睛里,躺着镜子和月亮  注视着一代又一代山里人  想念故乡,就会想念古井  细水长流,浸润着山村的过往  也浸润着不老的岁月  一口古井,滋养着一串乡音  乡音长出的长青藤  把我拽到情感深处  舀一瓢思念
《叫三声夸克》是一篇介绍物理学知识的科普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把握课文。    一、巧妙的设问艺术    文章吸引我们的,首先是物质结构的妙趣,看到“山穷水尽”,转眼又能“柳暗花明”,我们与科学家一同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虽然是说明文,但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情操也同样得到陶冶。而引导我们步步深入的是文章无处不在的设问。例如:“最里面是什么?”“是不是盒子里还有一
许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总觉得文言文没什么现实意义,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一般都是这样: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文体的了解、作者态度与思想情感的了解与评价。学生也这样认为,学文言文无非就是为了考试,学好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语句和重点句式就可以了,平时再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就相当不错了。有这种看法的老师和学生,是大错特错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
李毅翔  李毅翔,1994年出生,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硕士,现居广东江门,从事诗歌写作、翻译和研究,专攻媒介技术与诗歌史的跨学科研究,专注于加拿大当代诗歌翻译。  梦就这样轻易地捕捉生命的荒凉  卤菜头,装在发泡饭盒里  另一个新鲜的,提在外卖员手里  敲我的门,动作和声音  都极致地温柔——她不怕我不开门  我的饥饿扯着我站在门边,它说  看一看。于是门上出现了猫眼:  我看见另一个我倒挂在门外  
雾笼层峦。清晨走在一滴水上  便有浪花溅起,落进手心  穿越溪流时,此起彼伏的金丝鸟的啼鸣  便在山谷奔腾起来。走在山丘上  便多了一片白茫茫的海  隔着一年江南  我们仍朝一个方向聚拢  看见彼此  山的深处……  秋分辞  夜晚散步。先趟过一些人群  其后是樹荫和花影  以及不安分的啁啾的秋虫  无意拾起什么  把白天的路重走一遍  习惯性地挥霍虚掩的日子  抬头,看见星光  薄薄的风贴着清瘦
新世纪呼唤专家型、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这迫切需要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培养教学反思能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反思教学理念    教师首要的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系迫于就业的压力,加之社会不良因素对教师的影响,使很多教师不安心工作。有句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说的是人要“认命”,要安于现
作文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关于作文教学老师关注的是布置作文、批改作文、评讲作文,材料积累、技法传授等方面的问题,却很少探究教材(文本)与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的关系。其实两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1、以“诚信”为话题作文(2001年全国卷)    《项链》(人教版第四册):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没有逃避,没有耍赖,没有堕落,没有向命运低头、屈服,而是诚实地借款购买项链偿还。于是,她辞退了女
诸事退隐  你与天空统一了颜色  一轮朝阳是你的眉心痣  再没有桨能划进你的内心  你将辽阔的寂寞晒在太阳下  醒着或者睡着  波光粼粼似千万只星目微睁  你慵懒地吻遍了坠入水中的叶片  忽有故人过  你又摁不住风沙  仿佛那些你爱過的人儿  你羞于相认  冬雪的回忆  我循着时光回去  那一冬的雪无人接应  她们落在我的眉睫  她们将夜都赶进屋子  母亲点燃火塘  敞开的门内就升起一轮太阳  月
坦率的说,《小暖》并非一篇十分出色的小说。作者白天光是个老作家,写过不少优秀的小说,但《小暖》算不上特别优秀。《小暖》不优秀,一在于故事太编造,太像小说。汪曾祺说过,他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所谓太像小说的小说,就是太过于故事化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总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第二,叙述有点刻板。两条线索轮换着进行,缺乏参差之美。第三,语言缺乏打磨,甚至有不少病句。比如“另外三十万要向全县人民发起为小暖献爱心
汪:江校长,走进阳新实验中学,会被眼前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深深吸引:古朴典雅的古乐楼、清晰可见的明代石碑、翔实的校史陈列室,诠释着这所千年儒学丰厚的文化底蕴。阳新实验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她有着悠久的历史,请您介绍一下阳新实验中学的历史和现状,好吗?   江:阳新实验中学位于县城关儒学垴。其前身,远可上溯到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始建的儒学,近可追溯到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的兴国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