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生思维较为活跃,大部分对动漫艺术有强烈的兴趣,这无疑是宝贵的美术教学资源。初中美术教师要借助动漫艺术,创新教学情境设计和思维引导方式,创新鉴赏训练,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动力,让美术教学实现升华与蜕变。初中美术教师将动漫艺术以适合的形式融入教学,不仅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还能有效发掘学生的美术思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更多帮助。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动漫艺术;创新应用
  绝大部分初中生对动漫都有特殊情结,这无疑是宝贵的美术教学资源。初中美术教师借助动漫艺术辅助教学,势必能够增强教学的多样性,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初中美术教师要借助动漫艺术,创新教学情境设计和思维引导方式,创新鉴赏训练,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动力,让美术教学实现升华与蜕变。
  一、创新动漫教学情境设计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析,针对学生实际,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创设情境的手段众多,适时引入动漫内容,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选择。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漫视频,可以快速激活学生的美术思维。初中生对动漫有难以割舍的情结,教师要合理筛选动漫内容,与教学内容接轨,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比较熟悉的动漫故事,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多变的颜色》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熊出没》中“水果大战”的片段,并让学生观察片段中涉及的水果在美術表现上的特点。学生观看热情极高,并展开讨论。有学生说:“这些水果颜色都非常鲜艳,而且立体感强,有色彩渐变体现。”也有学生说:“苹果和西瓜画得最为逼真,色彩表现和立体感更强。”……教师借机引导:“对物体的表现讲究颜色和造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色彩搭配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容学习,对色彩展开进一步研究学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动漫视频,将学生带入到特定情境之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能寓教于乐,使课堂效果明显增强。
  二、利用动漫渗透美术知识
  教师利用动漫艺术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学习时,需要做好多方面的考量。首先,动漫内容要和教材内容有较强的关联性,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动漫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要围绕教材选择动漫故事。学生对动漫的熟悉度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只有展示他们比较熟悉的动漫形象和故事,教学效果才会更佳。其次,教师在利用动漫辅助教学时,需要紧扣教材内容,动漫故事和教材内容有更多的结合点,才能确保教学不偏离主题。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动漫喧宾夺主,动漫是辅助学习的,不能为动漫而动漫,将美术课变成动漫展示课,这样就使教学失去了意义。
  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教师不仅要给出示范引导,还要给出详尽的解释。而引入动漫人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教学《又画又做又印》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硬纸片通过画、刻、剪、撕、贴等方法,制作动漫卡通人物。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后,都特别兴奋。教师还拿出一叠卡通人物卡片,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作为制作的参考。学生在制作时,教师要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传授操作技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法,顺利进行制作。制作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对动漫卡通人物有深刻印象,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额外的辅助。美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而动漫就是有效的切入点。
  三、注重动漫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动漫辅助教学的效果与教学设计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动漫和美术学科的联系,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动漫艺术涉及文学、音乐、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多元的内容中更好地学习美术。将动漫与各方面内容进行多元对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美术学习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图标》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种图标信息。在上课时,有学生展示路牌标识、课程表、公园游览图等图标,也有学生展示汽车品牌标识、地铁标识、商店标识、商品标识等。教师让学生讲述这些标识的具体特点,以及包含的设计元素。学生随后进行具体的观察、分析、对比。教师给出提醒:“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标识,都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汽车标识‘标致’‘宝骏’等,都包含动物形象,有卡通的味道。你们想下还有哪些具有动漫卡通属性的标识,并展开具体解读。”学生立刻开始主动思考和搜集各种标识。有学生说:“公园以及不少游乐园里通常有多种动物卡通形象展示,主要是为小朋友提供对一些动物的最直观认知。”教师适时参与到学生的展示讨论活动之中,并给出相关指导,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建立关联性认知。
  教师以动漫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美术知识,并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给出个性化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自觉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主动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分析熟悉的动漫卡通形象,进行渗透性学习,其学习操作效果显著,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
  四、结合动漫艺术进行美术实践
  在设计美术课堂训练时,教师需要有创新意识,可以结合动漫艺术进行设计,这样不仅能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丰富课堂。让学生结合动漫艺术进行美术实践,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习效果更好。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动漫演绎、卡通绘画、动画设计等,这样不仅深受学生喜欢,而且实践效果显著。
  结合动漫艺术创新美术实践形式,教师首先要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意识,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等因素要有充分考量。如在教学《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围魏救赵》,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故事中的人物穿戴、交通工具、建筑等,体会春秋战国时期的场景。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展开观察学习,很快就有一些发现:“古人交通工具都是马车、船,房屋看上去很美观,有不少装饰,车船上也都有很多装饰品,有浓郁的审美色彩。”“古人穿衣都有固定样式,不同的身份穿不同的衣服,底层老百姓穿戴很简陋,没有太多饰品。达官贵人就不同了,锦衣华冠,特别讲究。”教师也适时参与学生互动讨论,对古人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顺利构建美术实践体系。
  动画视频为学生提供了穿越历史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刻感知,由此建立起来的美术认知也更为丰满。在美术实践设计时,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动漫艺术作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效果极为显著。利用动漫故事展开美术训练设计,使得视角更为独特,更能调动学生的热情,而学生的美术实践成果也会更为丰富和精彩,极具表现力和生命力。
  动漫艺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灵动性强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和精神诉求。初中美术教师将动漫艺术以适合的形式融入教学,不仅能够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还能有效发掘学生的美术思维,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刚.动漫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8,(6).
  [2]沈巧娜.大美术背景下的动漫艺术教育反思[J].明日风尚,2017,(19).
   责任编辑 万永勇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设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趣味性提问,调动学习兴趣;设计直接式提问,指明思维方向;设计情境性提问,引领学以致用;设计层次性提问,推进思考进程。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自主学习  “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重
目前的研究课、观摩课,均不同程度存在“学”“教”相离的现象,即使欣赏一些县市级大型赛课后,细细品味,仍然觉得缺少点什么?——缺一种自然大气,缺“学”与“教”之间的和谐融合,缺一份实实在在课堂幸福感、成就感。  究竟如何突破这道横亘在“学”与“教”之间、阻碍融合的藩篱?怎么才能步入二者互容、互启、互长的生态化境界呢?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自然阅读——走向融合之基  叶老说:“阅
[摘 要] 以问导学是当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小学是各学科启蒙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以问导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小学数学;以问导学;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抽象复杂的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于小学生而言,其各项能力均处于启蒙发展阶段。教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
今天,平常难得一回见的爷爷,终于走出了山沟沟,来到了城里,我和爸爸便打算带爷爷爬凤山,一览安溪大县城。  一路上,我兴奋地连跑带跳地走在前头,时不时地向后喊几句“快点儿,快点儿!”而爷爷却笑眯眯地说:“慢点儿,后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别太耗费体力!”说完仍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迈着方步。我却不听,一溜烟跑了个没影。渐渐地,渐渐地,我体力慢慢地透支,爷爷仍旧精神抖擞地走着,我只好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脚向前
期刊
[摘 要]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进行教育,有利于为儿童建立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生活及学习心态。儿童的启蒙阶段,是儿童各方面迅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育者应注重为儿童营造合适的环境,引导儿童思维、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形成,保障其未来的正确走向。在引导时,教育者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将家庭视角相联系,模拟儿童的生活氛围,可以利用家庭关怀、家庭空间设计、玩具设计来增强家庭氛围。   [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在数学领域里,计算可以说是进行一切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技能,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审视现行的课堂,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已渐渐浮出水面,“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实值得我们深思。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面
[摘 要] 英语诗歌是英语文本体裁之一,是英文语言的精华,不仅含有丰富的语言知识,更具有陶冶情操的深厚内涵,是中学生培养学科素养的有效载体。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好诗歌这一阅读素材,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要依托诗歌文本,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要引领学生赏析诗歌内涵,开发想象空间、提升思维品质;要适当链接中文诗歌,让学生体验诗歌意境、感受文化异同;要辅以课外诗歌,让学生内化课内感悟、
阅读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的一种能力,尤其对于幼儿来说,阅读能力更是他们日后学习的基础,在他们的成长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也是摆在每一个幼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从阅读中体验快乐,让早期阅读成为“悦读”,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阅读环境,奠定 “悦读”基础  要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前提之一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园的阶段
听课,是生物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常态性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听课是生物教学最常规的教学活动之一,它是生物教师之间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开展有效教学研讨的中心环节。  听课是生物教师在互动中获得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或缺的教研活动,是促进生物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研讨,教学艺术展示,教学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作为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