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瓴汤对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建瓴汤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34例"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与治疗组67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建瓴汤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分别记录干预前患者的年龄、病程、既往史积分、伴发病积分;4周后的椎动脉血流值(Q值)、安全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入组后8周时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椎动脉血流值,并分析入组时椎动脉血流与年龄、病程、既往史积分、伴发病积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在干预后左侧椎动脉血流量(LQ)、右侧椎动脉血流量(RQ)、椎动脉总血流量值(Q值)均较入组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干预后左侧血管内径(LD)、右侧血管内径(RD)较入组时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RQ、Q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左侧速度时间积分(LVTI)、右侧速度时间积分(RVTI)、总速度时间积分(VTI)均较入组时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D、RD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入组时Q值与既往史积分、伴发病积分、病程均呈负相关,与年龄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瓴汤能够有效且安全的改善"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椎动脉血流与发病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以证候表型差异明显的气虚证及痰热证为切入点探讨生物学指标PARK7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差异及其在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纳入93例正常人,33
邓小平的政策思想博大精深,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渗透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四个主要原则,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发展生产力原则,人民利益原则和尊重实践原则。
由于高校扩招等各种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简单回顾了“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要求、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生存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