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商业信誉的法律保护及侵权责任认定

来源 :山东审判: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13751412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大潮中,商业信誉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经营者的切身经济利益。具有良好商业信誉的经营者在竞争中将会处于有利地位。反之,会使其在生产、经营、销售等活动中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各商家必将千方百计来塑造与维护其商业信誉。在我国立法中首次采用商业信誉一词,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该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一、商业信誉及其法律保护(一)商业信誉的概念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对商业信誉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在学术界,有的学者
其他文献
“九五”期间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牢把握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进一步发挥各项审判职能作用,狠抓严肃执法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实现
谁也不会忘记那个激动人心的十月。1990年10月11日至15日,来自齐鲁大地的三级法院院长欢聚在风箏之都——潍坊,共商法院工作大计。这次盛会,全面分析了山东省法院工作的现状
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领导者正逐步由经验决策型向科学决策型过渡,信息已成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信息工作越来越为各级领导所重视,信息机构也被看成是为领导决
根据光纤陀螺的特点,利用LMS算法的最小均方准则及其快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对光纤陀螺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对滤波前和滤波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章明确规定了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要处以训诫、罚款、拘留等不同的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虽有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但是,当
由于基于内容的过滤算法只考虑了用户对关键词条的兴趣程度,没有考虑关键词条在文档中的重要程度,而过滤算法又是信息过滤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决定系统预测的精度,因此将一种基于
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以下简称《解释》),不难看出,《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作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