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做好中学生诚信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信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个人人格的直接表现方式,可以说是人的“第二身份证”。俗话说“人无信不立”,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着很多的案例体现。诚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所学校学生素质的基本体现,但是初中时期的学生出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叛逆心理较强,加之现代社会各种负面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学生的诱惑较大,想要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任重道远,但又刻不容缓,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简要谈一下我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诚信教育心得思考
  一、让学生明确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要求的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诚信教育一样如此,很多学生知道要诚信,但是在内心对于诚信还是有很多的误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便有的放矢的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俗话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
  七年级作为起始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以“做诚信社会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理想教育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进一步将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八年级作为发展阶段,在继续进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使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帮助他们变他律为自律,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再内化为自觉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九年级作为升华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诚信人格形成教育。通过对九年级的教育,使学生站到更高的起点上,明确人生的理想,将远大的理想同眼前的具体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养成求真务实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形成诚实守信的人格。
  二、重视相关诚信活动的开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实践才能更好的验证真理,同样的,我们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以验证,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有位教育家说: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最优秀品质、模仿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话、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比如我们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中“仁义礼智信”中的“信”这一儒家思想精华更是历久弥新。结合经典名著的阅读,有针对性的向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近年来我校诚信教育的探索之一。或者引导诚信交往。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懂得真诚是人际交往的第一要素,让他们学会通过培养和完善自身“诚信”品质来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可以强化诚信教育。通过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辩论会、故事会、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也要重视法纪教育。把诚信教育和纪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诚信教育于纪律教育之中,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促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诚信品质。
  三、加强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
  我们常说“环境塑造人才”,也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诚信教育一样如此,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后墙有关于城信的班训、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在走廊楼道悬挂关于“诚信”的宣传牌。整个校园范围比较整洁、清新、优美,好像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也更促进了良好公德的养成。
  首先要营造氛围,优化环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其次也要以身作则,教师示范。要求每一名教师,不论在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中,都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教师在讲公开课之前不得反复“演练”。另外还要在课堂教学,融入诚信。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也要制定守则,完善制度,近年来,我校通过制定与落实《学生一日常规》,将学生诚信教育纳入其中。还可以组织活动,寓教于乐。举办文艺汇演,走进社区宣传诚信,开展社会调查,丰富学生们的诚信体验。或者开展家校互动,重视家教。通过举行家长座谈会、通讯联系、书面报告等方式,引导家长在思想上重视诚信教育,号召家长诚信做人,当好子女的表率。
  四、做好诚信教育的督查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诚信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活动,是一个应该需要保质保量进行的活动,因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青少年年龄还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为此,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知情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另外在班级常规活动中设监督员,开展“诚信”行为训练活动,通过检查督促,使之自我完善,定期评选出“诚信标兵”,为同学树立榜样。
  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方法,提升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开展量化考评。近几年,学校结合诚信教育,将学生平时的诚信表现纳入每月的量化评分中,通过考评考级,奖优促劣。还可以采用榜样示范。学校每月评选出十名包括诚信模范在内的“德育之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当然也可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宣传橱窗、专题讲座、故事表演、文艺晚会、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体验中感悟到诚实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从而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也要注重走进社会。组织社会调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道德自律意识,提高对诚信的认识水平。初中生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继续付出踏实而又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关心。
  参考文献
  [1]吴静波.浅谈学生的诚信教育.现代农村科技,2009第13期
  [2]何进军.初中学生诚信道德自我研究.教育导刊,2008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热爱学习并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善于转换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学生,激励成功,只有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时,学才有主动,学才有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直观情境习惯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热爱学习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创设意境,激发情感,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课堂效率。诱发兴趣,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利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学生主体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语
(南昌大学附小)    【摘要】文言文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有的老师忽视文言文的教学,一些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加强小学文言文教学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一是古为今用,让经典扎根于孩子心中;二是今为古用,多媒体巧为文言文学习架桥梁;三是吟咏诵读,让学生与古圣先贤对话。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
【摘要】在小学开设的课程中,信息技术课与语、数、外等主课学科不同,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后很难通过练习进行考查,所以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能加以熟练地运用。为此,要构造一个以生为本、动态、和谐的大课堂,让教学的双边互动在知识与智慧的碰撞中生成"活生生"的课堂。  【关键词】以生为本信息技术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是我们一
【摘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艺术,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直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型和创新。本文正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自己丰富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了当前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型和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教育 理念转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手段老化落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逐渐得到了改善。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本人执教地区属于边远民族地区,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科技馆等科学宣传场所参观,这些都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在小
【摘 要】历来文化课教学是职业高中教学的“老大难” ,而语文教学尤其是这样。职高学生往往重专业轻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差,在就业后问题更为凸显。我认为职高语文教学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技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改变原有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手段、全面丰富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是职高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当前职高语文教学窘境
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尽到的重要责任。教师到底应该培养哪些数学学习习惯呢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朗诵视频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  走进中国诗坛,一缕缕酒香就扑面而来。可以说酒和诗是相伴相随的,诗人和酒也似乎有着天生的缘分,古往今
【摘要】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收获更多的知识。为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效果,我们一定要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效 主体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老师的注意力不仅要集中于知识点的传授,传授知识点的方式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现代教学要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