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风建设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项重要目标。因此,要大力加强我国乡风文明建设。
  【关键词】农村;乡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82-01
  乡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农村乡风建设。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多渠道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资
  一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积极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搞好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拓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融资体制,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培植农村文化市场,吸纳非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投资,吸引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各种捐资,并大力引进外资,形成完善的文化建设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农村文化投资政府包揽的局面。三是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的建设要本着便利性、收费合理性和内容丰富性等具体原则,讲究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文明素质
  农村精神文明是乡风建设的精神引领。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认识在新时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能只抓物质文明、不抓精神文明。在新形势下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贴近群众。要使精神文明建设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活动。要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现实生活和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弘揚传统美德,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富有生气,使农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三是抓好农民文明素质教育培训。要进一步抓好政治素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农民搞建设,进市场,奔小康;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农民把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爱集体联系起来,积极投身于振兴家乡经济、共奔致富之路的实践之中;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抓好乡风阵地建设。应着重抓好思想教育阵地,如乡镇党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四是着重抓好文化教育阵地,如成人学校、文化站、电影院、歌舞厅等。必须把阵地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长短结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五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创评“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和美化村容村貌活动,开展好“十星”文明户评选、文明村镇创建、帮建和评先评优活动。
  三、采取措施有效遏制赌博之风蔓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为农民修好路、盖好房,让农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而且要狠狠打击农村盛行的赌博、封建迷信等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不良风气,为农民建设和组织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场所及活动,让农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精神成果,使广大农民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成为新型农民。对于农村赌博,这一现象,我们应采取严厉措施,净化社会风气。一是强化法制宣传,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赌博危害性的认识。各级机构,尤其是农村基层,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不懈、不失时机地向村民和群众宣传赌博的危害,利用典型案例教育和启迪人们,吸取赌博违法犯罪的沉痛教训,使其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筑牢远离赌博的思想防线。政法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结合办案,加强宣传,扩大办案效果,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在社会上形成影响,使国家打击赌博犯罪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为禁赌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执法环境。二是加强打击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打击赌博违法行为的力度,对其打击体现“从重从严”,以严打促预防。公检法三机关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强大的打击合力,有效打击各类赌博违法活动,落实各种措施,加大涉赌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应适时在新闻媒体上积极宣传“严打”成果,从而震慑有犯意的人,使其不敢越雷池半步。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具有强制性,是打击赌博活动的有力的武器。为了更好地打击赌博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纯洁社会风气,严厉的法律法规,既能充分发挥打击效果,又能使有关人员在经济上、政治上付出沉重代价,使其不敢犯,从而有效遏制赌博滋长蔓延的势头。从而使打击赌博有法可依。四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让村民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同时也是遏制赌博之风泛滥的一重要方面。只有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起拒赌、禁赌的长效机制,农村赌博问题才会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社会政治才会安定团结,农村经济才会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村风才能文明。
  四、树立文明新风尚,反对封建精神分迷信
  封建迷信一直是困扰社会精神文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各级政府加强教育,但仍然存在,尤其在农村盛行,对于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是阻碍也是危害。必须坚决遏制和根除农村封建迷信活动。一要加强农村社会法治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有效打击力度,依法取缔封建迷信活动,对那些搞封建迷信活动,蛊惑人心,大肆敛取钱财的巫婆、神汉应坚决予以严厉打击,严厉打击各种制造传播封建迷信的违法犯罪分子,保证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对那些不明真象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群众应及时批评教育,使其改正。二要抓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积极开展一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封建迷信活动无可乘之机。开展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教育,抓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这是遏制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的根本措施。切实加强无神论教育,尤其要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宣传普及工作,使村民掌握科技知识、科技方法,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状况。正确引导农民把钱用在教育、办公益事业上来,使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五、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
  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打击重点,严厉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保护伞”以及“软暴力”等犯罪。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是附着在农村的毒瘤,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软件基础”。在农村严厉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保护伞”以及“软暴力”等犯罪意义重大。“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在农村不是多数,但是这些极少数的犯罪危害却是巨大的。他们依托封建残余思想,借助家族力量,打着宗族旗号,在农村干坏事。黑恶势力对农村的破坏是多方面的。他们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社会治安,给群众带来不安全感,有的地方黑恶势力还插手基层村民自治选举,甚至把村霸选为村干部。更重要的是,这种黑恶势力破坏了农村的人文社会肌理,恶化了多少年形成的乡亲情谊和田园风气。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总要求中的重要内容。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也是促进乡风文明的要求,是农村社会有效治理的体现,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所以,打击黑恶势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可以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软件基础”。农村黑恶势力的存在不是凭空出现,一方面是一些农村地区相对偏远,人们法制意识和遵法守法观念不强,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护伞”的存在。农村黑恶势力横行的背后,是公权力的滥用,打击农村黑恶势力,需要顺藤摸瓜,做到除恶务尽。不少农村黑恶势力之所以猖狂,是因为山外有山,村外有“伞”,那些不法分子自持背后有“靠山”,上面有“保护伞”,才敢横行乡里。这些“靠山”的力量和“保护伞”保护,往往来自某些公职人员对手中权力的滥用。这种权力滥用和农村的不法势力纠集在一起,才成为农村建设的破坏力量。因此,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不能止步于村庄中,更不能只看到村里的事。除恶务尽,就要斩断这种不正常权力伸向农村的指爪,才能使农村黑恶势力断根灭种。
  六、开展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娱乐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活动,繁荣农村文化。各级政府和文化单位都要以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目的,以自强不息、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内容,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抓好节庆活动。组织群众迫切需要,积极性高,参与面大,影响面广,效果显著的节庆活动,但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要以文化站、农民自办文化户为基地,不斷巩固、充实、提高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积极开展季节性和阶段性的文艺活动,以普遍性、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促成节庆活动的更大规模与更高档次。抓好特色活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强化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民族特色文化的特殊效应。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农村文化干部队伍是农村文化的主力军、先锋队,现阶段主要应抓稳定和提高。依靠强有利的政策保证,采取有效途径吸引专业人才充实到基层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着力帮助解决基层文化干部实际困难,让他们稳定思想,安心工作,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及决议。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乡土气息浓郁的当代农村文化新氛围。
  七、建立农村红白喜事监管新机制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全市加大简化红白喜事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破除封建迷信、虚荣攀比观念,自觉抵制大操大办的风俗。形成喜事俭办光荣,奢办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构建制度保障。制定办理红白喜事的乡规民约和村(居)民公约,不搞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禁令,而是通过自下而上的群众讨论制定出来,做到有章可循,尽量让多数群众充分理解、热情拥护和积极参与。在执行乡规民约过程中,对那些执行好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批评教育、组织处罚等措施。形成一个“好人好事有人夸,歪风邪气有人抓,陈陋风俗有人管”的风气,逐步把农村红白喜事的操办方式引向文明、健康、俭办、新办生动活泼的轨道上来。三是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将简化红白喜事的倡议与群众工作站工作以及干部考核相结合。群工站人员有义务对走访的家庭进行相关内容的宣传,工作效果纳入年度考核;一般干部每年自身红白喜事办理状况将纳入组织监督,对于严重违反简化红白喜事原则的干部,要进行相应的处分。四是树立正反面典型。对于正反面典型进行奖惩并加以宣传。带头移风易俗,俭办喜事的家庭给予精神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反之,典型的大操大办户,要给予相应批评及处罚。
其他文献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强烈要求能力更高的蓝领,而职业教育恰是培养他们的摇篮。为了更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用得着、用得上的蓝领,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必然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08-02  职业教育之于中国,自中华民国初教育学家黄炎培1917年于上海创立“中华
摘要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概念,从理论上构建并论述这一新型模式所属的基本架构和模块,如自动化、精准化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系统,传播快、针对性强的现代农技农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可追踪、可配送的现代物流体系模块。分析了互联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主要作用及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现实障碍,对这一新模式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
[目的]明确85%丙草胺EW对水稻移栽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对水稻秧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85%丙草胺EW对水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水稻
[目的]选育出适合辽宁地区生长的优良小干松种源。[方法]以从加拿大引进的10个小干松种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种源3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对不同育苗方式进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先兆早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先兆早产孕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研究分析奥沙利铂与表柔吡星、5-Fu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2例晚期胃癌患者,运用抽签法则将其分成研究组与
随着泰州市农民培训工作的深入,泰州市农民培训工作已经进入了重质量轻数量的时代。2015年泰州市农民培训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型农民培育程度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92-01  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并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