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四臂”的机器人医生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8岁的张大妈来自苏北,右上腹疼痛十多年,一直被当作“胃病”治疗,钱花了不少,病却越来越严重。年前,她因腹痛又一次住院。检查发现胆囊充满结石,同时并发了急性胰腺炎。2010年5月,张大妈来到南京军区总院求治,外科专家研究她的病情后,制定了腹腔探查,胆囊切除的手术方案。考虑到张大妈年龄较大,手术耐受力差,专家给她介绍了一位特别的手术医生——手术机器人“达芬奇”。
  
  “达芬奇”四大优势
  
  南京军区总院外科的嵇武主任介绍,机器人医生“达芬奇”有四大优势:①突破了微创的极限。常规的腹腔探查,胆囊切除术,需要实施开腹手术。手术切口比较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达芬奇”则只在病人的腹壁上打4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将它的4个机械手臂伸进去做手术操作。②突破了手术医生常规的视野极限。机器人的“眼睛”可以进入人体内部,将手术视野放大20倍,传输到监视器上,清晰地显示。操作医生可以通过清晰的三维立体成像,指挥手术的进行。③突破了手术医生手的活动极限。机械手臂有更加细小的关节,可以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细小动作。可以旋转360度,是正常人手旋转的两倍。④突破人力的极限。“达芬奇”全部都是自动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操作人员。完成一台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只需要1名外科医生、1名麻醉师以及1-2名护士。动刀快而准,还不知疲倦。医生坐在手术室内或手术室外的计算机控制台前,即可指挥“达芬奇”完成按照常规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手术。
  2010年5月9日上午,张大妈平静地进入手术室。麻醉师为她做了麻醉之后,主刀医生嵇武主任坐在操作台前,将头“埋入”操作台,双手套在两个控制环内,宛如开飞机握着方向舵一样,操纵着“达芬奇”进入了张大妈的腹腔。主刀医生的目镜内,一切都是三维立体成像,借助这个被放大了20倍的立体图像,病人的一切被看得清清楚楚,就像主刀医生自己钻进病人的肚子里一样。从显示屏上可见,患者胆囊肿胀,解剖结构不清。胆囊里充满脓液,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石,最大的直径达2厘米。“达芬奇”一“手”剪刀,一“手”钳子,准确地操作着。护士根据嵇武主任的指令,不断为“达芬奇”调换双“手”。一会血管钳,一会电刀。“达芬奇”一刀下去,可以分离、止血和结扎同时完成。“达芬奇”的“手臂”灵活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嵇武主任和机器人默契配合,仅用45分钟,便成功地完成了腹腔探查、胆囊切除的手术。张大妈所受的手术创伤和痛苦,比常规开腹手术大大减轻。“只要两天,她就可以出院了。”嵇武说。
  
  远程手术或可实现
  
  利用机器人实施外科手术,曾经被认为是一种遥远的甚至是冒险的幻想。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人外科手术逐渐地成为微创外科手术的重要方式。目前全世界已有33个国家、800多家医院成功开展了60多万例机器人手术,手术种类涵盖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脏外科、胸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耳鼻喉科等学科。
  值得期待的是,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可以逐步开创远程外科手术。医生可以使用计算机控制台来移动机器人手臂,对远在万里之外医院的病人进行手术。目前远程手术的主要障碍是医生手的移动和机器人手臂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远程手术,将会成为可实现的梦想。
  
  (编辑 林 妙)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