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很有道理。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讲读新课之前,不少老师在导语设计上细细揣摩,再三斟酌,其目的就是想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创设一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氛围,使学生饶有兴味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若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畅然步入状态,则是一门成功的艺术。那么如何使教学从美丽开始,化平淡为神奇,让语文教学的导入充满诱惑,充满激情呢?我觉得语文教学的导入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从事情的余味中导入
  兴奋升温,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为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 例如,教《范进中举》这课时,由于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一文,同学们已经对那个被封建教育残害的孔乙己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上课我就告诉他们,在封建社会,被科举制度残害的人不单单仅孔乙己一人,趁机我就向同学们介绍即将要学《范进中举》,文中写的是的那个54岁才中举、为功名富贵挣扎一辈子,结果喜极而疯的范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的残酷及当时世态的炎凉。这样就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主人公范进的悲惨命运作对比,为加深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二、从创设的情境中导入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事物、事理进行直接描绘,或借助电化教学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境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如在导入《海燕》这课时,我设计了师生间的对话。话题是:你印象中的海燕是怎样的?当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就用简洁的语言过渡:海燕翩然飞舞,勇敢顽强,令人敬重。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海燕》,去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这样,学生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和老师一同走进课文。又如教学《春》时,可引导学生背诵古今描写春景的诗句,或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色导入。这种导入法,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进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三、从历史的背景中导入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 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讲读《蜡烛》课文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文章。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四、从故事的情趣中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出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这个荒唐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五、从教者的激情诵读中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同学上台作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也是导入语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请同学上台朗诵)“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动情的诗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慷慨悲壮的离情别绪中,今天我们将要学这首诗歌。
  当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人自为学”的生动局面,还可在导语设计上另辟蹊径。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导语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在新课导语设计上,除上述例示外,还有对联导入、审题导入、联系旧知导入、图示导入、提示问题导入、提炼观点导入、介绍背景导入、针对语病导入、点出人物导入、叙述故事导入等,显示了语文教学欣欣向荣、异彩纷呈的大好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些老师开始尝试把电教媒体引入语文教学,并把它作为新课导入的一种新手段,使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又靠近了一步。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具体来说,一是力避落入俗套,给学生以新鲜感,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二是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给学生以实实在在的收获。三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
  学生是百花园中的花,各具特色,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像花一样怒放,像花一样多姿多彩,语文课堂的导入应充分体现生活的丰富美丽,跟时代的步伐走,随生活的脚步前进,在变化中导入,在导入中变化,永远不变的是生活的热情与绽放的激情。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大班幼儿对英语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增强,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已经不能再满足他们的“说”英语的愿望,他们更加迫切希望用英语进行交流。  【关键词】大班幼儿 英语 交际    随着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大班幼儿对英语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日益增强,他们喜欢用英语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哪怕只说出一个单词。怎样才能帮助幼儿扩充英语的知识量,同时又能使其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用英语交流的乐趣呢?于是,我留心从书籍、互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教学导入不够重视,甚至忽视教学导入,认为它可有可无。而多数教师则采用千篇一律的复习导入形式,具有较强的随意性。特别是理科教师更没有认识到教学导入的重要性,认为课堂教学导入是浪费教学时间,从而忽视这个课堂教学环节,殊不知这个疏忽的根本是忽视了教学导入的重要性,因此成为了课堂教学效率较为低下的重要原因。结合自己十多年的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对课堂教学导入的重要
1、领会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要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与现实社会、与生产劳动、与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识、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
初中语文新教材中,有三分之一的文章篇幅超过2000字以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文”。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把叙述、回忆、插叙的内容穿插起来,课文涉及到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和文学常识十分丰富。如果授课时面面俱到,就会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还不可避免地要拉长课时。如何教好这类长课文?下面我以余老师的教学设计《故乡》为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长文短教的教材处理。  一、巧妙整体感知  长文的信息量大,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沟通思想,它的交际功能是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汉语是世界上最有艺术性的语言文字,教学要求非同一般。让学生了解语文的精妙、掌握汉语语言的艺术是教师的责任。教学多年,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教给孩子学习联系生活  语文和生活联系紧密,语言文字是与人交际的主要工具,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
摘要: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数形结合”是数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新数学教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轴;函数;方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的重要性。数形结合思想是指
【摘要】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中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先要暴露学生的思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说数学。然而当前大部分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弱。我认为主要是重视和指导不够造成的。我们可以创设浓厚的表达氛围,使学生想说,敢说。可以传授学生以方法,指导学生说的技巧,使学生乐说,善说。  【关键词】数学语言 表达能力 缺失原因 对策    心理学研
摘要:将幽默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把一些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可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将从幽默的作用及幽默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做些探讨。  关键词:幽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黄波老师说“当今教育,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迫切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艺术。幽默是融自信、谦
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具有广泛的教学意义:(1)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既是体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形式,又是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在低段儿童的数学学习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不仅更符合儿童特点,同时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效果会更加明显。  一、在低段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