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讨(笔谈)——没有灵魂的“厮杀”——关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其责任的一种思考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末以来,社会科学一直处在流变之中。如何评价这一领域的那些变化,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这种困难一方面来自于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复杂状况。在关于社会科学状况的现象描述中,实质上并存着两套语言,一套是“公共语言”,另一套是“私人语言”。在必须使用“公共语言”的地方,出现频率较多的可说是“繁荣”及其同义词。稍稍浏览一下相关的年度报告、相关的个人述职和大小学者们的自我简介,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间接渠道和直接渠道是制造商传统的渠道模式,但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采用第三种渠道模式--复合型渠道.虽然复合型渠道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存在的合理性尚未从理论上得到证明.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采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对三种渠道横式下的各种市场变量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复合型渠道与另外两种渠道模式相比较的经济优势,同时指出了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渠道模式选择的相应对策.
《五代史书汇编》共收五代至清有关五代十国历史文献典籍共49种,分甲、乙、丙三编。甲编为有关新旧《五代史》的考证,共7种,是迄今为止对这两部《五代史》所作的最全面的辨析与考异。乙编记述北方梁、唐、晋、汉、周五朝史事,共14种,其中大部分作者为五代和北宋初人,均能据亲身经历,就风闻所及,记述当时事情,多为正史所不及,如《玉堂闲话》、《洛阳缙绅旧闻记》、《五代史厥文》等。
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问题意识、交流功能弱化、引领功能淡化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术发展的规律,无法呼应学术对期刊的要求,承担起学术期刊真正的使命。为了打破这种不和谐的局面,切实有效地发挥学术期刊匡正学风、繁荣学术、培养新人、引导创新、传承文明的作用,由《浙江学刊》杂志社发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浙江学刊》杂志社承办了“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界》、《人文杂志》、《文史哲》、《天津社会科学》、《学
西湖丛书系列。历史上的各类志书,杭州无不皆备,且多有佳作。这充分反映了杭州这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层的文化积淀,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西湖文献集成》就是将这些有关西湖的志书以及戏曲、小说等诸多文献资料加以整理归类而成,编者还力所能及地将一些外国人有关西湖记述的文章收辑其中。
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开始注意并引入学术规范概念,无疑是当代中国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学术文化与国际学术文化良性互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这里所指的“学术规范”一词,绝不能仅限于狭义的理解,即它是可以脱离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技术要素或形式要件,例如,用学术规范来代替学术创新,好像合乎规范的(主要指合乎一些技术要求的)学术论文(著作)就是学术成果;又例如,把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对立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要发展,就必须以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为前提。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大力发展的当下,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下述两个角度予以认识和理解:一是学术规范的角度;二是知识生产活动与知识生产机器之关系的角度。
在进入本文的论述前,有必要先澄清以下三个术语的含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界,出现了“思想淡出、学术凸现”的格局,90年代以后的知识分子,大多转向了以知识体系的建构为导向的学术研究。近几年为学界高度关注的学科建设和学术规范建设,可以看作90年代以后学术界这种知识论中心取向的集中体现。现在的学术界,在研究中极为重视学科分工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重视知识的传承、创新和知识的形式化。呼应学术界的这种整体取向,学术期刊界也进行了有关编辑规范的建设,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社会责任是多重性的,如传承文明,传承学术,提炼问题,培育学术研究之新人,为社会发展战略的确立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等等。就现时代而言,这类期刊所肩负的最重要使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学术信仰缺失甚至学术腐败,呈愈演愈烈之势。劣化的学术环境,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劣化的学术环境表现为,宏观环境层面,整个社会的大面积的道德退步和信用缺失,连带与影响到学术生存环境;中观环境层面,政府插手民间性质的学术研究,所制定与形成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术研究评价规范,违背了学术成长的自然规律,拔苗助长,导致研究者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学术私欲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