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管理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人的认知因素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社会构成中最主要的资产形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单位。汉迪(Charles Handy)早已对此有过专门论述,艾米顿(D.M.Amidon)对此也有经典诠释。在社会组织资产形式转变中,当其他资产形式退隐后,第四阶段的知识作为资产渐趋成熟,创新的飞跃具备了最富有实质意义的现实条件,其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任何社会组织或企业组织的主体,知识恰恰是他们认知活动的载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对社会进步事业的成败乃至知识管理框架下的创新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有效性与
其他文献
通过将品牌广告和地方促销广告联合投入对需要的影响引入到一个制造商和多个竞争零售商组成的易逝品供应链,建立了需求不确定环境下品牌广告、多个零售商地方促销广告联合投入
2003~2004年在板栗树上进行了施用无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每株施入0.5kg复混肥+100gZnSO4+100g硼砂,对板栗结实能力、外围新梢生长量及百叶质量的影响最明显,其株结栗莲数为对照的1.8倍,
检察机关是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其在承担犯罪防治的角色过程中,应从社会治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以及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的打击等几方面入手,同时重点
着眼于管理生态的发展趋向,从集成意义上描绘旨在建立协同供应链的新图景,一般地探讨了虚拟价值网集成机制.并相应构造了一个增值模型,即关于信息共享、知识共享、价值共享的虚拟
结合经济学、金融学、技术经济学原理,通过对网络企业运行规律的分析,在收益法模型框架下提出网络企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分析了传统评价方法对网络企业的局限性,探讨了实物期权法对
通过对生物质锅炉过热器金属材料表面钝化膜的主要成分Cr2O3与KCl在高温下可能的腐蚀反应进行试验,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反应后的物质组成分析,研究了钝化膜的致密性程度高低对
认知语境包括词语、百科知识和逻辑三方面的信息。在词语信息方面,相声包袱的建构主要是利用语义等方面的信息;在逻辑信息方面,主要是利用逻辑语用前提、类比推理等方面的信息;在
2001年春南阳市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由美国引入7个杏李品种,分别是: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7个杏李品种原种共936株,均栽植于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