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报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和压力: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对市场份额的挤压,受众越来越苛刻的阅读选择……如何在现状中寻求生存和拓展空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市场竞争使得广播电视报在更加注重报道内容的丰富性、独特性、深入性之外,开始注重报纸的品牌效应。而树立品牌形象则必须做到报纸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从而报纸版式设计变得逐渐重要起来。
在版式设计方面,广播电视报应该与日报、晚报等综合新闻类报纸有所区别。这样,不仅能从视觉上更好地符合广播电视报“娱乐”的特性,也可以从包装的识别上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进而以品牌效应吸引受众的眼球,保障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广播电视报版式的设计大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一、凸显报纸“第一眼效应”
广播电视报是一份提供娱乐生活的报纸,它区别于综合新闻类报刊,受众购买和阅读大多源于兴趣。如果想引起受众的购买欲,就必须具备“第一眼效应”。
封面是报纸完成“第一眼效应”的最佳平台。设计封面首先要有完整、系统的策划,要凸显娱乐报纸的特性,达到信息传达与广告语言的完美结合。
要选取受众最感兴趣的信息,乃至独家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挑选一个明确的主题,以既定的设计形式刊登在报纸封面,这无疑既传达了重要信息,又起到自身宣传的效果。
封面上不仅要有设计精美的LOGO,便于受众识别,大图片与醒目的标题是具有冲击力的关键。图片的选择与标题的制作,除了视觉冲击力和美感之外,还要注意色彩与环境色的区别。能从卖场环境色中使报纸的封面设计脱颖而出,才能达到报纸宣传要求的“第一眼效应”。
二、版式风格相对稳定、统一
广播电视报版式设计风格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既方便读者的阅读,也便于设计人员将版式制作更精细化。而持续不断地重复表现手法,可以巩固受众对报纸品牌形象的认知,加深受众对报纸品牌形象的记忆,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受众,培养习惯阅读的惯性。
统一的版头、栏间距、字距、字体、字号等,是确立版式风格统一的因素。
在统一的版式风格确立后,对审美惰性的调节,是执行版式风格稳定方针的润滑剂。根据版面的数量,在固定版式中,每个系列挑选一至两个主题版式加以变化、强调,在相对融洽的设计风格中,另辟蹊径,打破统一版式的沉闷,调节审美疲劳。在强制性的品牌导入过程中,给受众的视觉记忆一些突破和释放。
三、标题设计工于“内在美”标题是版面的灵魂
提高标题设计的品质,不仅可以完善版式的设计风格,对版式形成品牌效应,亦起到重要的作用。
简短扼要、重点突出的标题语言,是标题设计的“内在美”,也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因此,标题美化一定要得体,不可喧宾夺主。我们在一些优秀的时尚杂志上,可以看到体现设计功力的标题处理技法。如《时尚》和《世界时装之苑——ELLE》,一律采用华文中宋做文章标题,有的在同一字体下,用不同大小字的巧妙搭配来构成,显得典雅、简洁而新潮。同时,这些标题不因形式混淆内涵的精髓,在光芒掩映中突出重点。
由此可见,标题设计更注重于“内在美”,而非其“外表”。这样的设计手法,不仅能通过标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对版式风格的稳定,报纸形成品牌效应,也起到辅助作用。
四、图片处理手法一致
图片的摆放,在版式设计中要非常慎重:既要完成图片自身语言的诉求,又要疏导版面于既定设计风格中。图片的处理,除了报纸版式设计众所周知的要素外,为达到品牌形象的延续和完善,一定要强调保持图片处理手法的一致性。相对一致的图片处理手法,是辅助版式设计坚持风格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图片处理手法的一致性,对版式设计的谐调,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运用点、线、面有序结合
报纸的辅助装饰手段有很多,如小图案、小符号点缀等,目的在于美化版面、丰富表现。其原则仍然是: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过犹不及。而各版面的装饰手段要相互呼应,形成整体美感。
线条看来简单,实则变化无穷。它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虚、可实、可单、可复……线型有粗实线、细实线、粗虚线、细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母子线等类型。其基本的使用原则是:便于分隔或连接,主次分明,有清晰悦目的视感。同时,一份报纸内的线条运用,也要有固定的使用风格,不能因其挑选余地大,而任由泛滥使用。
另外,版式设计对空白和底纹的运用,是使版面具有冲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空白和底纹在版式设计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底纹能使版面上的材料、文字更有条理,强化编辑版面编排的中心思想;而空白则使版面充满生机,于无声处,给受众以回旋的余地。
总体说来,将品牌理念导入以娱乐生活为传播主体的广播电视报版式设计中,制造视觉冲击力和识别差异;在一定期限内,要求版式风格统一,易于受众认同和识别,从而达到广播电视报版式设计良好的品牌效应。■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报社)
市场竞争使得广播电视报在更加注重报道内容的丰富性、独特性、深入性之外,开始注重报纸的品牌效应。而树立品牌形象则必须做到报纸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从而报纸版式设计变得逐渐重要起来。
在版式设计方面,广播电视报应该与日报、晚报等综合新闻类报纸有所区别。这样,不仅能从视觉上更好地符合广播电视报“娱乐”的特性,也可以从包装的识别上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进而以品牌效应吸引受众的眼球,保障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广播电视报版式的设计大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一、凸显报纸“第一眼效应”
广播电视报是一份提供娱乐生活的报纸,它区别于综合新闻类报刊,受众购买和阅读大多源于兴趣。如果想引起受众的购买欲,就必须具备“第一眼效应”。
封面是报纸完成“第一眼效应”的最佳平台。设计封面首先要有完整、系统的策划,要凸显娱乐报纸的特性,达到信息传达与广告语言的完美结合。
要选取受众最感兴趣的信息,乃至独家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挑选一个明确的主题,以既定的设计形式刊登在报纸封面,这无疑既传达了重要信息,又起到自身宣传的效果。
封面上不仅要有设计精美的LOGO,便于受众识别,大图片与醒目的标题是具有冲击力的关键。图片的选择与标题的制作,除了视觉冲击力和美感之外,还要注意色彩与环境色的区别。能从卖场环境色中使报纸的封面设计脱颖而出,才能达到报纸宣传要求的“第一眼效应”。
二、版式风格相对稳定、统一
广播电视报版式设计风格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既方便读者的阅读,也便于设计人员将版式制作更精细化。而持续不断地重复表现手法,可以巩固受众对报纸品牌形象的认知,加深受众对报纸品牌形象的记忆,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受众,培养习惯阅读的惯性。
统一的版头、栏间距、字距、字体、字号等,是确立版式风格统一的因素。
在统一的版式风格确立后,对审美惰性的调节,是执行版式风格稳定方针的润滑剂。根据版面的数量,在固定版式中,每个系列挑选一至两个主题版式加以变化、强调,在相对融洽的设计风格中,另辟蹊径,打破统一版式的沉闷,调节审美疲劳。在强制性的品牌导入过程中,给受众的视觉记忆一些突破和释放。
三、标题设计工于“内在美”标题是版面的灵魂
提高标题设计的品质,不仅可以完善版式的设计风格,对版式形成品牌效应,亦起到重要的作用。
简短扼要、重点突出的标题语言,是标题设计的“内在美”,也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因此,标题美化一定要得体,不可喧宾夺主。我们在一些优秀的时尚杂志上,可以看到体现设计功力的标题处理技法。如《时尚》和《世界时装之苑——ELLE》,一律采用华文中宋做文章标题,有的在同一字体下,用不同大小字的巧妙搭配来构成,显得典雅、简洁而新潮。同时,这些标题不因形式混淆内涵的精髓,在光芒掩映中突出重点。
由此可见,标题设计更注重于“内在美”,而非其“外表”。这样的设计手法,不仅能通过标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对版式风格的稳定,报纸形成品牌效应,也起到辅助作用。
四、图片处理手法一致
图片的摆放,在版式设计中要非常慎重:既要完成图片自身语言的诉求,又要疏导版面于既定设计风格中。图片的处理,除了报纸版式设计众所周知的要素外,为达到品牌形象的延续和完善,一定要强调保持图片处理手法的一致性。相对一致的图片处理手法,是辅助版式设计坚持风格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图片处理手法的一致性,对版式设计的谐调,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运用点、线、面有序结合
报纸的辅助装饰手段有很多,如小图案、小符号点缀等,目的在于美化版面、丰富表现。其原则仍然是: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过犹不及。而各版面的装饰手段要相互呼应,形成整体美感。
线条看来简单,实则变化无穷。它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虚、可实、可单、可复……线型有粗实线、细实线、粗虚线、细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母子线等类型。其基本的使用原则是:便于分隔或连接,主次分明,有清晰悦目的视感。同时,一份报纸内的线条运用,也要有固定的使用风格,不能因其挑选余地大,而任由泛滥使用。
另外,版式设计对空白和底纹的运用,是使版面具有冲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空白和底纹在版式设计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底纹能使版面上的材料、文字更有条理,强化编辑版面编排的中心思想;而空白则使版面充满生机,于无声处,给受众以回旋的余地。
总体说来,将品牌理念导入以娱乐生活为传播主体的广播电视报版式设计中,制造视觉冲击力和识别差异;在一定期限内,要求版式风格统一,易于受众认同和识别,从而达到广播电视报版式设计良好的品牌效应。■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