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素ανβ3在大鼠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整合素ανβ3在大鼠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瘢痕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滤过术后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SPF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55只,取右眼建立大鼠青光眼滤过术动物模型,剔除建模失败的大鼠15只,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分组法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TGF)组、LM609组和TGF LM609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含质量分数0.9%氯化钠溶液、TGF-β2(2 mg/ml)溶液、整合素ανβ3受体阻断剂LM609(40 μg/ml)溶液和TGF-β2(2 mg/ml) LM609(40 μg/ml)溶液的棉片术中处理结膜瓣2 min。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1周、2周采用iCARE眼压计监测眼压,计算术后平均眼压比率(术后眼压/术前眼压×100%);于术后3 d、1周、2周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拍照观察滤过泡形态改变,计算滤过泡生存比率;术后2周,摘取各组术眼眼球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手术区球结膜组织的炎性改变、纤维化程度及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整合素αν、整合素β3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手术区结膜组织整合素ανβ3表达情况。

结果

各组大鼠术后第3天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2周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TGF组、LM609组和TGF LM609组平均眼压比率分别为(101.80±4.44)%、(103.90±5.65)%、(94.10±7.45)%和(100.60±4.61)%,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1,P=0.010),其中LM609组平均眼压比率均小于对照组、TGF组和TGF LM60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行结肠全切或次全切除 改良Duhamel吻合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慢传输型便秘合并成人巨结肠行结肠全切或次全切除改良Duhamel吻合术治疗80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28例行全结肠、直肠上段切除,回肠储袋J-Pouch与直肠下端改良Duhamel吻合术 回肠造口术(结肠全切除术组),5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保留回盲部及部分升结肠)、直肠上段切除,升结肠与直肠下端改良Duhamel吻合术 回肠造口术(结肠次全切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次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一科在2019年3—8月期间行环状痔吻合器手术的120例患者资料,其中使用痔上黏膜次环切术60例(大C环组),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60例(PPH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外痔个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继发性出血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目的评估Altemeier手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成人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的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浙江省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收治的40例成人Ⅱ、Ⅲ度直肠脱垂合并肛门松弛并接受Altemeier手术联合自体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49.3±12.5)岁;病程(13.7±4.2)年;脱出长度(9.3±2.6)cm。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肛门功能、复发率、随访情况
目的分析肛周和会阴部横纹肌肉瘤(RMS)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转归,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1997—2019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6例)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例)收治的肛周和会阴部RMS患者的症状、病理和影像学以及诊治资料。15例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2例;年龄范围为23个月至38岁(中位数19岁)。根据国际横纹肌肉瘤研究组(IRS)分组标准,Ⅰ组1例,Ⅱ组6例,Ⅲ组4例,Ⅳ组4例;肿瘤临床TNM分期Ⅱ期1例,Ⅲ期10例,Ⅳ期4例,其中区域淋巴结转移12例,肺转移1例
膜解剖理论是近年在胃肠外科日渐兴起的一种新的肿瘤手术理论,但其本质与范畴仍存在较多争议。对于很多年轻医生而言,膜解剖更像是一种理念,在指导手术实战操作中仍存在很多困难。本文从笔者手术团队开展膜解剖理念应用的临床经验出发,阐述对膜解剖的再认识与思考,重点分享笔者对传统膜解剖的狭义膜解剖、广义膜解剖以及膜解剖的膜界二象性等理论延伸的理解。
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能完全切除消化道管壁深层的黏膜下肿瘤,具有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但复杂的手术操作和高危的手术风险限制了它的应用推广。各种辅助牵引技术有望降低EFTR的手术难度及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就各种辅助牵引技术在EFTR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钛夹丝线联合牵引法操作简单、应用较多,但其牵引力小,钛夹有脱落的风险;圈套器牵引法和钛夹-圈套器牵引法具有拉力大的优势,但其推力也受圈套器硬度影响;抓取钳牵引法牵引点灵活易调整,但需使用双钳道内镜、后屈位难操作;透明帽辅助牵引法和
期刊
屈光手术是目前屈光不正矫正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近年来,屈光手术相关研究整体发展趋势迅猛,但仍存在潜在发展空间及市场需求。各种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使我国屈光手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无论是角膜屈光手术还是眼内屈光手术,其最终目标是追求"更安全"的微创以及更个性化的矫正,手术中不仅引入角膜地形图引导、波前像差引导、Q值调整的个性化切削以及手术中Kappa角的调整等技术以追求更佳的视觉质量,而且还出现了个性化的角膜交联手术等多种方式。各种手术方式及研究方向的多元化交叉融合也是屈
目的观察超低温环境下长期保存后人角膜基质透镜的透明度及结构变化,探讨简单可行且有效的角膜基质透镜长期保存方案。方法收集2013—2020年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海南眼科医院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200眼,手术中获取完整人角膜基质透镜标本200份。将人角膜基质透镜标本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保存,按照保存时间的不同将标本分为1个月组、24个月组、60个月组和84个月组,每组50份。采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各组在300~800nm波长范围内角膜基质透镜的透光率,每个透镜共连续检测10次,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SCP)患者的提上睑肌病理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的SCP患者68例102眼的提上睑肌标本作为观察组,按上睑下垂的严重程度分为遮盖范围≤4mm组35眼、遮盖范围>4mm~≤6mm组30眼和遮盖范围>6mm组37眼,同时选取由武汉红十字会爱尔眼库提供的8名正常供体的新鲜提上睑肌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提上睑肌标本进行Masson三色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使用ImageJ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