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无创通气的局限性及气管插管介入时机选择

来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无创通气在儿童呼吸支持领域有了较快发展.无创通气无需气管插管,操作简便,对部分呼吸道疾病有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是,无创通气不能完全替代有创机械通气.在有些疾病无创通气不仅有着较高的失败率,而且会因气管插管的延误导致病情恶化,增加患儿的病死率.在行无创通气之前需评估患儿是否适宜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于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患儿需严密监护,动态观察生理指标和监测数据的变化,掌握好气管插管的时机,以免造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延误.
其他文献
“四位一体”是基于“性、位、势、证”四维角度辨识经方的研究思路,可通过多维度、立体化地分析经方,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更好地领会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冠心病发病以虚为本,炙甘草汤通过“性、位、势、证”四位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方性为辛甘而温,甘可补虚,辛以宣阳化阴散余邪,温以行阳气、补血液、鼓动脉行;方位为脉,可恢复血液在脉道的正常运行,改善冠状动脉狭窄及缺血缺氧状态;方势为向内向上,润补与温散并行,大补脏腑之虚,增津液益营血,且散寒凝,合之以疗胸痹;方证为津枯血燥、阴阳气血虚损证,初为“脉结代、心
目的:本研究模拟临床情志致病特点,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通过相关指标检测,探讨心理应激哮喘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与气道免疫平衡改变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情志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应激组、哮喘组、应激哮喘组,各8只.并模拟临床情志致病特点,采用卵蛋白混合致敏联合束缚制动的方法,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从宏观表征、行为学、肺通气功能等客观指标进行模型评价;并通过检测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素(CRH)、促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耗费医疗资源.由于FD定义和症状谱的不断改变,导致其在诊治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为规范儿童FD中西医结合诊治,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会发起并组织国内该领域的部分中西医专家联合制定本共识,以期切实解决FD诊疗中的临床问题,并推动FD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
糖尿病心肌病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早期表现为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后期发展为临床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复杂,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糖代谢失调、脂代谢异常、心脏胰岛素抵抗、线粒体功能障碍、钙平衡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氧化应激增加、内质网应激、炎症、自噬等有关,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当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传统西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尚无特效药,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为了提高药效,降低副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负担及高发率的老年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衰老是一个涉及多器官、多因素与多种疾病发生有关的生物学过程,由于衰老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如营养感应信号通路、胞内应激信号通路等,成为抗衰老药物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中药活性成分-多糖类物质,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且在抗衰老方面有显著优势,有望成为潜在的抗衰老药物.研究表明,中药多糖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抗衰老功效,其抗衰老功效主要体现在通过饮食限制,促进长寿基因沉默信息
目的:探讨银屑Ⅰ号方对咪喹莫特(IMQ)诱导的BABL/c小鼠银屑病模型角质细胞增殖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SPF级BABL/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屑Ⅰ号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日于背部皮损处外涂62.5mg 5%IMQ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银屑Ⅰ号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于造模期间同时灌胃1.02、2.03、4.06g/mL银屑Ⅰ号方,共7d.分别评价小鼠背部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PASI)评分、局部皮损病理变化、脾肿胀情况并采用qPCR,West
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OMIM 307800)为罕见的遗传病,是低磷血症性佝偻病最常见的类型,患病率约为1/20000[1],1937年由Albright等[2]首次报道.患者多在开始走路、骨骼逐渐负重后才被发现,如果不能及早、正确治疗,将导致骨骼残疾及生长障碍,严重损害患者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如果及早诊治,预后良好.加强早期识别、诊断与治疗能力是降低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患者伤残的关键,为规范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残障发生率,参考国内外的经
IgA血管炎(IgAV)是以小血管受累为主的系统性血管炎,病程具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以可触及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胃肠道受累和肾脏受累为四大主要症状表现,无特异实验室指标异常,消化内镜及肾脏活检可协助诊断.不同的受累程度及受累部位对应着不同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积极抗炎、糖皮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及血液净化方案.了解IgAV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掌握治疗手段,可协助疾病早期诊断,减少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出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临床常用可评估肺炎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协助临床制定诊疗决策十分重要.了解常用生物标志物在儿童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作用及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可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微生物学以外的儿童重症肺炎的评价指标.已知生物标记物中CRP、IL-6、和PCT对预测儿童CAP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但单个指标的变化不足以准确预测CAP的严重程度,临床需联合应用,且应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价.
IgA血管炎肾损伤是IgA血管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与IgA血管炎病程和远期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对于IgA血管炎肾损伤的治疗尚缺乏统一结论,随着国内外指南更新,对于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应用较前更为积极.文章对目前IgA血管炎肾损伤的治疗做一综述,也期望未来在儿童IgA血管炎肾损伤方面有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循证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