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系统地把握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项目建立了规范的学员学习情况记录制度。收集、保留了前测中所有学员的音频资料;收集、保留了所有学员的培训前的教学视频;收集、保留了所有学员培训中的音频作业;建立了学员学习档案袋,要求每位学员保留上课资料,鼓励学员写学习笔记。同时为保证培训效果的客观性、严谨性,运用前测、模块测试和后测的方式,科学、有效的建立终结性评价,真实地反应了培训前后,参训学习在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上所经历的变化。
1.培训学员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上的进步
2015年7月,项目试点山东菏泽郓城县的292名学员完成了一年的培训学习。2015年7月7日22位项目组测试教师对全体郓城英语专业参训学员进行了后测。后测结果表明,绝对多数学员通过本次培训在英语专业技能和素质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后测成绩如下见表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过培训的教师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用在了实自己的课堂上,很多老师说:“周六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周一立刻就可以用上。” 参加培训的14个县市的教育主管部门普遍反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各地教师们教学基本功都更加扎实,教学技能更加丰富有效。老师们的转变尤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作为最终的受益者,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都有显著增长。
枣庄山亭区教育局教研室职成教副股长英语教研员李慧说:“在最近区市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我们参训老师的进步,B班的孙印霞老师,原来是教小学语文的老师,在2015年9月改教英语,刚开始她没信心,不知如何教小学英语,英语发音常常与汉语拼音相混;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她的英语教学进步很快。在本月山城办举行的小学英语优质课型展中,她成功地讲授一节Let’s learn。听了她这节课,发现讲课风格也有了很大变化,口语也流利多了,发音准确,课堂用语也尽量使用英语,学生也越来喜欢上她的课了。C班的王明志老师,在我们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下乡听课评课讲课的活动中,表现的与以前判若两人,评课很活跃,讲课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灵活多变,课堂气氛很高涨,也让同行们刮目相看。尤其是C班的李道华老师近期参加区市级优质课评选,变化更大,他把在培训中学到的教学方式,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寓教于乐,在课堂中能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操练。他利用志愿者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自给创编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深受学生欢迎。”

2.参训学员教师的收获和感动
一年的培训时间,参训学员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更是受到了志愿者教师高尚情操与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郓城县城区小学李舒婷老师在郓城试点培训时,是A班的学员与助教。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整一年,我们与志愿者老师们在一起,整一年,南城中学就像是一座加油站,我们完成了五大模块将近30次培训,我们开展了两次文艺汇演,我们结交了好多新朋友,我们夯实了知识,我们增强了基本技能,要问周周培训累吗?不累!”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李老师还积极参与到教学辅助和班级管理中来,从而对志愿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5年9月,我们的培训活动再次鸣笛起航,推广到14个县市时,李舒婷老师主动报名,经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组织的志愿者教师培训,顺利通过了严格的志愿者甄选,目前担任巨野县农村英语教师培训志愿者教师工作。由学员成长为志愿者教师,从聆听者成为讲授者,与培训中继续一路同行。“在培训中,我学习着、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幸福着。现在的我是山东省教育志愿者老师中的一员,是特别幸福又幸运的英语老师!”
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参训学员与志愿者教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学员老师们从精神风貌、学习态度到教育理念上都有很大的改善。通过试点县问卷调查,培训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达到99%。同时,学员与志愿者教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试点项目结束之际,参训学员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志愿者老师依依不舍之情。参训学员司同富老师专门为本次活动写了一首小诗:
盼着培训日日夜夜把眼都望穿,
终于等到激动人心开学那一天,
感谢老师一年风雨真情的陪伴,
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荡漾在心间,
我不想说再见。
3.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梦想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梦想,不仅仅是我们的口号,它渗透在每一次送教活动中,浇灌在每一位志愿者教师与学员教师的心田里。它结合了在职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调动起山东省从高校、中学到小学整个的教学资源,连接着教学与管理,牵动着每一位投身教育、献身教育的老师,最终汇聚到一个个课堂,帮助着一个个孩子。
山东省的多所高校参加了本次培训,高校教师的授课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在提升学员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高校教师们也有着“更接地气”的感受。齐鲁师范学院李百温老师多次参加了菏泽单县的培训,他认为“高校参与到培训中来,有助于高校教师们及时了解中小学教育现状,更准确地把握中小学教师所需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在高校的授课中予以调整和体现,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毕业生。”
山东实验中学的高惠燕老师,是英语志愿者教师中最年长的一位,却也是送教次数最多的一位。高老师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正确的事情、做利他的事。”她用亲切的笑容,谦虚的言谈,对读书学习的执著,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了志愿者们的一面旗帜,她的事迹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也激励了更多的老师走上了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之路。
培训项目推广到14个县市,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各地市教学管理部门的鼎力相助。济宁市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员杨丽华老师,在郓城试点项目阶段是深受学员爱戴的优秀志愿者教师,在项目推广阶段她担任起泗水县培训项目英语学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角色转换,对培训的炙热之心却从未改变,她说:“这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欢欣的历程,更是一个让所有英语老师破茧成蝶之举,因而,可以说是一路走来,一路芬芳。”
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志愿者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下,参训教师们的热情参与下,英语学科专业技能培训得以顺利、有序、有效的开展,目前已在试点县区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建立了规范的制度,具备了应变的能力,整理了宝贵的资料,建立了成熟的志愿者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信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推广阶段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对山东农村义务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助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同一片蓝天下,实现我们共同的教育梦想。
1.培训学员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上的进步
2015年7月,项目试点山东菏泽郓城县的292名学员完成了一年的培训学习。2015年7月7日22位项目组测试教师对全体郓城英语专业参训学员进行了后测。后测结果表明,绝对多数学员通过本次培训在英语专业技能和素质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后测成绩如下见表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过培训的教师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用在了实自己的课堂上,很多老师说:“周六学的知识和方法,下周一立刻就可以用上。” 参加培训的14个县市的教育主管部门普遍反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各地教师们教学基本功都更加扎实,教学技能更加丰富有效。老师们的转变尤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作为最终的受益者,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都有显著增长。
枣庄山亭区教育局教研室职成教副股长英语教研员李慧说:“在最近区市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我们参训老师的进步,B班的孙印霞老师,原来是教小学语文的老师,在2015年9月改教英语,刚开始她没信心,不知如何教小学英语,英语发音常常与汉语拼音相混;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她的英语教学进步很快。在本月山城办举行的小学英语优质课型展中,她成功地讲授一节Let’s learn。听了她这节课,发现讲课风格也有了很大变化,口语也流利多了,发音准确,课堂用语也尽量使用英语,学生也越来喜欢上她的课了。C班的王明志老师,在我们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下乡听课评课讲课的活动中,表现的与以前判若两人,评课很活跃,讲课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灵活多变,课堂气氛很高涨,也让同行们刮目相看。尤其是C班的李道华老师近期参加区市级优质课评选,变化更大,他把在培训中学到的教学方式,用在自己的课堂上,寓教于乐,在课堂中能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在情景中轻松地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操练。他利用志愿者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自给创编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深受学生欢迎。”

2.参训学员教师的收获和感动
一年的培训时间,参训学员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更是受到了志愿者教师高尚情操与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郓城县城区小学李舒婷老师在郓城试点培训时,是A班的学员与助教。她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整一年,我们与志愿者老师们在一起,整一年,南城中学就像是一座加油站,我们完成了五大模块将近30次培训,我们开展了两次文艺汇演,我们结交了好多新朋友,我们夯实了知识,我们增强了基本技能,要问周周培训累吗?不累!”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李老师还积极参与到教学辅助和班级管理中来,从而对志愿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5年9月,我们的培训活动再次鸣笛起航,推广到14个县市时,李舒婷老师主动报名,经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组织的志愿者教师培训,顺利通过了严格的志愿者甄选,目前担任巨野县农村英语教师培训志愿者教师工作。由学员成长为志愿者教师,从聆听者成为讲授者,与培训中继续一路同行。“在培训中,我学习着、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幸福着。现在的我是山东省教育志愿者老师中的一员,是特别幸福又幸运的英语老师!”
在为期一年的培训中,参训学员与志愿者教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学员老师们从精神风貌、学习态度到教育理念上都有很大的改善。通过试点县问卷调查,培训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满意度达到99%。同时,学员与志愿者教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试点项目结束之际,参训学员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志愿者老师依依不舍之情。参训学员司同富老师专门为本次活动写了一首小诗:
盼着培训日日夜夜把眼都望穿,
终于等到激动人心开学那一天,
感谢老师一年风雨真情的陪伴,
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荡漾在心间,
我不想说再见。
3.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梦想
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梦想,不仅仅是我们的口号,它渗透在每一次送教活动中,浇灌在每一位志愿者教师与学员教师的心田里。它结合了在职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调动起山东省从高校、中学到小学整个的教学资源,连接着教学与管理,牵动着每一位投身教育、献身教育的老师,最终汇聚到一个个课堂,帮助着一个个孩子。
山东省的多所高校参加了本次培训,高校教师的授课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在提升学员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高校教师们也有着“更接地气”的感受。齐鲁师范学院李百温老师多次参加了菏泽单县的培训,他认为“高校参与到培训中来,有助于高校教师们及时了解中小学教育现状,更准确地把握中小学教师所需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在高校的授课中予以调整和体现,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毕业生。”
山东实验中学的高惠燕老师,是英语志愿者教师中最年长的一位,却也是送教次数最多的一位。高老师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正确的事情、做利他的事。”她用亲切的笑容,谦虚的言谈,对读书学习的执著,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了志愿者们的一面旗帜,她的事迹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也激励了更多的老师走上了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之路。
培训项目推广到14个县市,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各地市教学管理部门的鼎力相助。济宁市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员杨丽华老师,在郓城试点项目阶段是深受学员爱戴的优秀志愿者教师,在项目推广阶段她担任起泗水县培训项目英语学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角色转换,对培训的炙热之心却从未改变,她说:“这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欢欣的历程,更是一个让所有英语老师破茧成蝶之举,因而,可以说是一路走来,一路芬芳。”
山东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志愿者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下,参训教师们的热情参与下,英语学科专业技能培训得以顺利、有序、有效的开展,目前已在试点县区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建立了规范的制度,具备了应变的能力,整理了宝贵的资料,建立了成熟的志愿者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信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推广阶段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对山东农村义务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助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同一片蓝天下,实现我们共同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