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育研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zhou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体育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增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团队合作等优秀品德的一项重要课程。本文通过讨论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方法
  大学时期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将德育融入其中,既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把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其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达到提高身体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优秀品德的目的,是品德教育渗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根据自己的体育教育经验,分析了基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队列训练中培养纪律性 延续学生的军训作风,将军姿贯穿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在集合口令响起后,学生迅速列队、整理衣冠、报数、师生相互问好。严格按教师所要求的队形、顺序、要求进行列队训练。训练中,严格遵守纪律,站姿正确,衣着整齐,不做与列队无关的其它活动等。队列训练不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姿,还要纠正诸如挺腹、含胸、歪头、斜肩等小毛病;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其仪容严整、衣着整洁的良好习惯,树立严格的时间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的观念,提高反应速度、动作标准和协调统一的应变能力。
  在竞技体育中锻炼其坚强意志 竞技体育本身具有培养情操、锻炼意志的含义。我们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的不同,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会出现畏难的情绪,如怕流汗、怕受伤、胆怯等一些心理现象,特别是在跳高、跳远、单双扛等难度和体力消耗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所以,针对学生各种的畏难情绪,要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等,使学生深入学习并减小畏难情绪。通过对竞技项目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如在篮球教学比赛时,通过三对三的小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而且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小组的学生通过配合、策应、传切等锻炼,可以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培养小组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游戏中相互合作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是最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游戏与很多正规的体育锻炼相比,它的趣味性更能够吸引学生。很多体育游戏动作多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力量、耐力等。某些合作性的体育游戏则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如在体育课堂做“猎人打猎”游戏(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时,不仅能训练学生投射和躲避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发扬集体合作的精神,做到相互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荣誉“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
  整理体育器材中培养其爱护公物的品德 在上体育课时,离不开体育器材的配合。所以,在课前整理活动场地、领取体育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树立爱护公物等品德的重要契机。如在课前组织学生去器材室领取活动器械时,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引导学生采取合适的方式领取,禁止学生拖拉体育器材,如在领取篮球、足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小件体育器材时,不许用脚踢、不要乱扔等行为,发现有损害或者不正常使用体育器材的现象应及时制止教育,对于那些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活动场地和爱护器材的同学应给予赞扬。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护体育器材,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们培养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德。
  渗入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通过复杂的身体练习,将学生的思想活动反映到各项体育训练中。通过体育锻炼来克服各种心理困难,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形成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意志;通过集体性的游戏,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通过竞技性的活动,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品德;通过讲解和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因此,我们必须支持和推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使体育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教育互相促进、互相影响、有机结合,体育教育为品德教育提供培养机会,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又能更好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很多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无论采取哪种体育教学方式和训练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都应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既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又要培养学生形成优秀品质。因此,应切实将体育教育建立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之上,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得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刘小鹏.探析中学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4)
  (作者单位: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应该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发挥其特有的强身健体、增强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然而,对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每周仅两个学时的体育课,很难满足学生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因此,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效果,拓展高职体育教学时间与空间范围,是促进体育教育的有机延续,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背景  对于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其历史发展较短,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般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类,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一般是进入中学或者大学,从事的是学校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或学校学院党团组织工作。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家推行大学扩招政策之后带来的就业困难效应情况下,大部分的本科师范毕业生很难进入到学校管理层,最终归宿于中学,甚至小学政治学科的一线教育工作。针对教书育人这种特殊的职业前景,在未出大学校门之前对这一群体的品德提升则
高校是思想、文化、科学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面临急剧变化的形势内在发展的需要。高等院校的党组织,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思想导向和政治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高校的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关键课题。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同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笔者所在的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紧抓就业,大力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
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脊梁,尤其是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复杂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构建和保护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思想,从学校辅导员的角度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论述。  把思想建设作为核心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任何学习过程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作为学习外语的一种主要输入形式,阅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并发展他们的语言技能。在大量阅读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输出。然而,现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却并不乐观。为此,提高学生语篇结构意识就被提出来,并被作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之一。提高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站在全文的高度理解阅读材料,而不仅是获得词汇或句子的一些片段信息。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