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性合同的解除:违约方解除抑或重大事由解除全文替换

来源 :中外法学 | 被引量 : 9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典合同编新规定的"违约方解除权"引发关注,滋生争议。引发该问题的"新宇公司诉冯玉梅案"本身仍有诸多基本问题,需要澄清。现行法关于继续性合同的解除规则供给不足,以至于在合同僵局场合法院被迫从拟制当事人的意思出发解除合同、打破僵局。立法的问题应通过立法解决。合同僵局问题并非仅在中国出现,在德、日两国,围绕继续性合同的解除(终止),立法及判例均有较为成熟的经验积累,值得我国立法借鉴。无视此类比较法经验,独创"违约方解除权"规则,并不可行。目前草案中的违约方解除权规则无法破解合同僵局,必须修正。建议借鉴《德国民法典》第314条,规定当事人可基于重大事由解除继续性合同。民法典就继续性合同的特别解除存在法律漏洞,则应类推适用保管合同的"特别事由"解除,或者类推适用婚姻关系"感情确已破裂"规则,由当事人请求法院解除。
其他文献
20年前,中国做出了分税制改革的重大决定,初步建立较为全面、系统的税收制度,实现了中国财税改革的历史性飞跃。伴随着税收制度的演进,“效率型”税收制度一方面将“增长主义”为先的经济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以税收收入为主要形式的政府收入总量高度累积,“扩大规模”的财政哲学长期占优,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在市场化改革推进中广泛形成。然而,经历了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原有的
期刊
分别阐述了气体化学主题下的知识发展历程、初中化学教材编排逻辑和初三学生化学学习顺序,并且在三者融合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学生的学科基本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
依据深度教学策略设计专题复习课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能力”体系,理解运用深度知识,形成有序的深度思维能力,并很好地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案例研究和案例陈述的方法,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
仪器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之一,其有效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企业行业需求等,针对性提出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特征和提升路径,即: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设计-强化实践导向-改革教学评价。最后对仪器分析课程有效教学进行了展望。
期刊
期刊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是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防治方法主要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使得农药残留、抗药性及再猖獗问题日益严重。为明确不同绿色防治技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甘蓝田进行不同类型的诱捕器和诱芯比较、7种生物农药筛选及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小菜蛾的3种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诱捕器和诱芯诱蛾效果差异显著,天然橡胶塞诱芯诱蛾效果明显优于毛细管
从哈佛大学肯尼迪教授的一本新著切入,通过比较批判国际法学、实在国际法学和政策定向学,我们得以对"国际法的性质及作用"这一国际法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切反思。国际法与政治密不可分,国际法存在不确定性。在国际斗争中,国际法是国际行为者自我解释或自我辩护的法律,解释者的立场和权力决定解释的结果及其有效性。国际法主要是实践问题,运用国际法的能力十分重要,国际法的语言和形式对于强者和弱者都有实践价值,形式
随着高中化学新教材的陆续出版,关于“如何在教学中用好用活教材”这个问题引发教师们的深思。本文从我国人教版和苏教版两种新教材的编排及内容、栏目设置、实验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寻求两种新教材编写设计上的异同与闪光点,为一线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