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直接抵消企业利润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_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我国多次下调出口退税率,在纺织业中,调整的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纺织品服装产品,普遍至少下调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粘胶纤维更是从11%下调至5%。以出口为主、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纺织企业受到的冲击很大,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纺企甚至可能濒临破产的境地。
  
  加大部分企业倒闭可能
  
  经历数次退税的下调,某位企业老总感概说:“现在,做纺织服装业这一块真是越来越难了,出口退税率下调,直接抵消企业的出口利润,冲击最为直接。”
  可以说,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率下调没有任何的规避手段,这是直接的利润损失,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消化。但进口商多认为出口退税率下调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与市场无关,因此比汇率等其他因素更难议价。即使是行业中的一些骨干企业都难以通过议价消化退税率下调的成本
  浙江绍兴是我国纺织企业集中的基地之一。绍兴天马印染有限公司表示,“退税下调一个百分点,一米布的利润就减少一角钱。以此计算,今年将有上百万元的利润流失,能不亏就算不错了。”
  确实有一部分大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能通过跟采购商的议价谈判,部分消化退税下调造成的利润损失。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轻易靠提价来释放政策带来的利空,有行业分析师表示,由于国外客户对国内服装加工出口企业的利润是很清楚的,加之国内外同类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中小企业涨价的回旋余地并不大。“新政策的出台甚至有可能导致行业里这些中小企业的一次洗牌,进一步导致服装贸易的两极分化,部分大企业和品牌企业可以通过价格将损失转移给消费者,同时这样的企业利润空间比较大,承受能力也比较强。退税下调,影响比较大的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有很多都是做加工贸易的,平均利润本来就低。因此情形并不乐观。”
  据在山东的调查,即墨市针织产业集群受出口退税影响471家企业,占全部出口企业的91.4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0.05%,减少退税资金约2.6亿元;海阳市毛针织产业集群因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直接减少利润1.5亿元;文登市家纺产业集群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属工艺家纺企业的利润率在15~20%,民营企业保持在30%左右,90年代后期市属企业利润率降至7%~8%,民营企业利润率降至10%~15%,如今市属企业的利润率只有1%~2%,民营企业利润率也仅有3%~5%。作为全国针织行业十强之一的青岛即发集团,其中2007年下半年因出口退税率降低直接损失达2218万元。
  
  担忧的情绪依旧蔓延
  
  由于2006和2007年都对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实施下调,在不久前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实地调查中,众多纺企对出口退税预期表现出担忧的情绪。
  由于关于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传言甚多。在江苏金坛、常熟、吴江和南通等地,不少企业家表示听说5月或者6月出口退税率还要继续降低2到4个百分点,他们甚感焦虑。甚至有企业反映沃尔玛称今年出口退税会全部取消。这不排除有进口商故意利用出口退税政策的不确定预期作为压价筹码,迫使企业接受比较低廉的价格。
  在广东,“出口退税要再下调四个百分点”的传闻引起了比较强烈的紧张气氛,已经影响到一些企业的接单。
  专家认为,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不可能全部一味追求出口中高档服装,不可能一起争抢中高档服装市场,欧美市场低档休闲服装市场也相当大,假如下调服装出口退税率,很可能将中低档市场拱手让给东南亚国家。
  大多数企业表示出口利润率基本和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同步降低。多数企业表示理解政府的税率政策,认识到出口退税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希望政府考虑目前企业困难,不要频繁调整税率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人士希望国家如果近期不再出台有关出口退税下调的措施,最好也能明确表示一下,以给企业吃下定心丸,有利于企业的生产计划的制订。
其他文献
电能计量是电力市场改革的技术基础,随着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逐步展开,市场交易对用户侧的计量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现货市场环境下用户分时电量数据缺失的问题,引入压缩
中美两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裂缝控制标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运用蒙特卡洛法对两国规范关于裂缝控制标准的可靠度指标进行
甲烷较易在城市地下管廊中聚集,当其突发爆炸后井盖将以极高的速度被抛掷到高空,可能会对周围人群及建筑造成严重的危害.研究了甲烷气体爆炸的燃烧过程及其冲击波传播特性,分
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广泛应用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大量数据传输不仅易造成通信网络拥塞,而且不利于PMU数据的高效处理.为降低海量高维PMU数
为研究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过程中各主体行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促使再生利用过程能够顺利进行,通过文献综述法和现场调研法,对各主体的行为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影响旧工
根据攀西地区昔格达地层的基本特性,提出了昔格达地层引水隧洞的施工支护关键技术,并结合攀西地区某铁矿采矿场引水隧洞施工中的塌方治理问题,采用了颗粒离散元(particle 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