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浓香型白酒老窖泥的培养与泥窖的建造

来源 :酿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ha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含腐殖质、速效磷等较高、微生物群系丰富、粘结性好的土质,在确定好窖泥配方的基础上,利用优质老窖泥逐级扩大培养成的“香泥”和培养成熟的纯种己酸菌液做种子,经过选位置、定尺寸、制窖泥、垛窖、砌窖埂、抹老窖泥等工序即完成了泥窖的建造。该窖池的建造方法较简单,费用低,窖龄成熟提前,不易退化,较坚固耐用,正品酒产量增加,且酒的品质提高。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不同水源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分别从亲疏水性、比紫外吸光度(SUVA)、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特性4个方面对赣江和鄱阳湖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原水整体上呈
直接利用青稞酒对红景天有效成分进行了超声波提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80W,43%vol青稞酒,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20min,提取2次。
利用黄浆水培养茯苓菌丝,观察黄浆水对茯苓菌丝体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研究装液量、初始pH、接种量3个因素对茯苓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装液量50mL/100mL、初始pH 4.5、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茯苓菌丝体干重可达1.377g/50mL。
采用传统可培养技术和非培养分析技术解析白酒酿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建立白酒酿造微生物产生物酶和风味物质筛选评价模型,建立白酒酿造微生物抗逆性筛选评价模型,建立现代化企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扳倒井白酒酿造菌种资源库,实现白酒酿造功能微生物的安全保藏和高效利用。通过功能微生物对大曲培育过程和白酒酿造过程的调控,促进了白酒生产质量的提高。
针对张双楼矿浅部不规则边角煤区开采过程中频繁安装支架、溜槽影响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问题,分析了不规则工作面面长变化规律,提出将支架、溜槽成体系超前组装、预置到待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工程应用以来,累计安装支架50台、溜槽50节,月产量均保持在近10万t高位水平,实现了不规则综采工作面连续高效开采。
甘蔗皮含有以二十八烷醇为代表的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在白酒的基础上,以新鲜甘蔗皮为主要功能保健原料,用浸泡法生产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甘蔗皮保健酒。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成品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考察酒精度、浸提时间、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对产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优化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酒精度60%、浸提时间10d、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100Kw、料液比1∶11的条件下,成品澄清透亮、带有甘蔗清香、口感柔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7%,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白酒文化在我国已经传承三千多年,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产业。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的白酒行业不断变化,我们只有针对目前市场环境和顾客的消费观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技术营销战略,打造有竞争力的营销团队,以及打通多渠道营销,利用多元化的方法使自己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白酒市场环境和近几年发展,对白酒技术营销进行探讨。
论述了黄酒酒体调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组成,阐述了黄酒酒体调配自动化控制系统构成;分述了各模块对应控制黄酒酒体调配工段;黄酒酒体调配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中国黄酒行业首先实施;黄酒酒体调配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技术经生产运行,运行良好,为酿酒行业科技创新作贡献。
建立了一种窖泥中己酸的检测方法。新鲜窖泥经过简单前处理,用乙醚萃取,利用气相色谱检测萃取液中的己酸。结果表明,线性相关系数R2值为0.9992,回收率为92.90%~95.37%,平行样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RSD)为1.79%。
标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质量控制方面,更能把握好质量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