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实习护生就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疫情背景下实习护生就业压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缓解其就业压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3月选取济南市两家三甲医院的162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就业压力得分为(156.10±10.10)分,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教育背景、实习医院等级、父母期望和个人能力自评(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实习护生就业压力处于中高水平,学校和医院不仅要提高其自我认知和综合素质,还要对其进行积极就业指导和心理干预以降低就业压力。
其他文献
<正>立足全球角度,我国经济体系正在不断扩大,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下,中小型外贸企业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呈迅猛发展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全球经济影响,传统贸易的线下方式受限,全球市场需求发生显著性萎缩,而线上消费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对外贸易业务相对较小,如何优化电商零售出口,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中小型企业角度,分
期刊
<正>丹麦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采取了积极措施:“硬件”方面主要包括跨国电力互联和可调节电源;“软件”主要包括优化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和完善电力市场。丹麦风力发电量占国内总发电量的46.4%,居全球首位;同时丹麦跨国电力互联发达,通道容量达负荷峰值117%以上,对提高风电消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丹麦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分析了促进风电消纳的政策和技术手段,以及跨国电力互联与风电协同发展
期刊
地铁网络通常使用内部专网和防火墙结合的网络防御方式,使用物理隔离和监视端口的方法阻断和监视外网数据。但是网络功能的扩展存在限制,内部接口的防御存在不足,网络安全缺少明确的管理措施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主要方式,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新的服务技术数据需要可靠的网络管理,对接入的网络数据实现分级和智能防御提出要求。SCADA管理系统是保证地铁中电力、广播、闭路电视等系统的正
选取1990—2018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分别产生正效应和负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在短期内为正、长期为负。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目前高职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源较复杂,因学习经历和知识经验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效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和模式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该文主要在对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初中起点学生分成不同类别,通过分析各类别学生的特征,并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类别学生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PVT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探索Lnc RNA-PVT1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1、收集5例肺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肺腺癌患
书法艺术从古至今游走在历史的墨迹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当然,同其他事物一样,书法艺术在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各种起起伏伏。数千年来,中国书法以其极度稳定的古典形象面对一切时间的考验,依然风骨犹存。在人们的视野里曾经是不可或缺的实用性语言文字,也曾经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情感的主要媒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书法艺术已然失去了曾经的正统地位,与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社会渐行渐远。虽然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音乐教育被更多人所关注。多媒体的出现虽然能够为音乐课堂提供许多便利,但作为辅助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钢琴伴奏,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钢琴伴奏是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基本功之一,也是音乐课堂和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钢琴伴奏在歌曲学习、歌曲感受与鉴赏、音乐活动与音乐创作三个模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获得了就业机会,实现了进城农业劳动力的职业转变、身份转变以及生活方式转变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并非无限吸纳,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及其市民化的过程是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从新发展格局下的内需空间拓展来看,一方面,农业劳动力“乡—城”流动,人口向城
<正>城市与乡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构成,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分离—对立—融合”的演进。把握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城乡关系的调整优化,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关键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集聚,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至64.72%。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遵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