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当前社会最为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话题,而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则是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最有力的手段,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对食品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此,文章就此话题展开详细的讨论。
  民以食为天,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有了提高,
  不仅要求食品无毒无害,更关注食品是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故,威胁到了人们的切实利益,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已经产生了极深的质疑。这就要求食品检测检验工作必须提高工作质量。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影响着检测质量和结果。
  食品检验检测的方法
  常规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随着分析化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对食品的检测主要是从食品本身的成分、微量元素、农药残留、细菌毒素、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上进行分析。大多采用的是抽样检查的方式。
  除了上述常规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检测的主流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快而准地检测出食品中残留的金属元素及其含量和比例以及食品中残留的农药、毒素和添加剂。这些方法的落实基本都是通过专业的机器设备检测,操作方便,檢测结果也十分准确,从而更好地提高人们所食用产品的安全性。
  食品检验检测现存的问题分析
  制度不完善。首先,我国当前的食品质量检验制度并不完善,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而采用的检测方式也都是突击式、抽查式等较为传统的方式,无法有效、及时地发现食品问题。其次,检测机构的重复设置不仅是对国家检测资源和人才的浪费,也造成了检测结果的不统一,影响了整体的检测水平。
  技术手段滞后。当前检测机构虽然添置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但在实际中极度缺乏既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又对信息技术熟练掌握的复合型人才,致使现代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另外,在现有的检测技术中,一些方法和快速筛选技术等运用并不成熟,有些还存在着灵敏度不高、特异性不强的问题。
  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完善管理制度。首先,从国家层面上讲,要完善立法建设,将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细化,明确各自责任、产品的概念及范围,为检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其次,从检测机构上讲,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按照统一的检验标准和原则来整合食品检验资源,让每个检验机构、检验人员、设备等资源都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杜绝资源浪费。同时要采取合理的监管制度,建立统一的检测机构和人员管理制度,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检测,提高检测水平,并对整个的检测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全程动态监控,以此确保食品检测的各个环节都合规合法,达到国家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建设。要加大对检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除了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广泛使用的环境下,还要制定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从而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另外检测机构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对检测人员日常的综合表现来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获奖励或惩罚,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加他们的责任感,进而起到鞭策、警醒作用,让整个队伍都积极地投入到检测工作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食品检测工作事关重大,因此提高检测水平是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达标的最有效的手段。这就需要检测机构要从自身做起,从制度、人员等方面进行完善,国家也要加大法律支持,从而为检测工作提供良好地内外部环境。
其他文献
如何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专业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事关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发展。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产教
信息连续性、管理连续性、关系连续性、医疗保障制度连续性是医疗服务连续性的四个基本内涵,医院下放意愿、基层承接能力、患者感知满意度及衔接机制顺畅性是影响我国分级诊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依靠金融的支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本文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目前县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并从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县域金融体
社会需要新元素,人们需要新产品,什么样的新产品好用又物美价廉,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且销量大增,新产品的定位、成本预算和定价非常重要。 The community needs new elements,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体制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后,对医院全面预算管控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