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个性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教会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必须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应多措并举教好数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要合理、科学分组。
  组分大了不利于交流合作,分小了不利于管理,在分组时,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可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
  二、创设情境,激发合作意识。
  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需要学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使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建立起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三、积极旁观,点拨合作技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并不能够保证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旁观,点拨学生掌握合作技能。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了解学生合作的情况,以便灵活地组织学生更深入地开展合作学习。
  四、课外延伸,拓展合作空间。
  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是难以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合作技能往往也得不到多维、立体的实践、体验与提高。课外延伸,让合作学习触及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仅拓展了学生合作的空间,而且在具体可感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合作氛围中,合作意识、合作技能都会增强。
  五、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的重要形式。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经验与体会,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习惯及见解,教师要为这些不同提供表达的机会,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一个问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且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发展。
  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体验数学、“玩”好数学。学生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这样的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
  七、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理性占主导的学科。最优化的数学学习不仅要完成本门学科特定的任务,还应巧妙整合完成其他学科的任务,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学会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还应当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还要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在数学新课改教学中,以冷静的、科学的、务实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利于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切实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我坚信,新课改定会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数学学习与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9.
其他文献
摘要: “学首课”是初中数学的开门课、导入课,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初中数学的认识。在实际教学构成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缺少“数学元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且在课堂中容易忽略学生的主题意识。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需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生的学习规范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一堂成功的学首课
摘要: 初中阶段数学总复习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为使学生轻负担地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
在教育教学的改革浪潮中,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所学校的主旋律。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小组合作学习,经历了无数教师的实践研究后,逐渐被广大教师认可和学习。这是一种团队的学习模式,主要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  但是,现阶段的一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上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小组合作,而并没有领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如合作漫无目的、合作次数频繁、合作时间不充
研究目的乳腺癌己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新发癌症的29%,是20-59岁女性最大的癌症死因,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紫草素(Shikonin)为中药紫草的主要有效成
我校最近开展了新一轮的公开课活动,让我颇有收获的是九年级的一节《圆的有关性质》的复习课。在这节课上,教师既没有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又不是堆砌练习,搞题海战术,而只是作为课堂的一个参与者和合作者,时而点拨,时而归纳,时而询问,时而鼓励。师、生、知识三者时时碰撞,处处交融。课堂生动、和谐而又高效,不由得让我感叹:原来复习课还可以这样上得如此出彩。现将精彩片段简录如下。
摘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控教学过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然后对如何设计课堂提问从提问目标、提问方式、调动学生兴趣、课堂提问深度和广度、提问的表达方式、提问的时机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导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用讲求一定的艺术。初中数学教师面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导言也是检验其教育教学水平重要的标杆。作者简单阐述了有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绽放着迷人的生命光彩,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应该承认,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正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并且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走进我们的课堂,你不难发现“被动接受”变成了“大胆质疑”,“沉默是金”变成了“百家争鸣”,“纹丝不动”变成了“合作交流”,“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