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 :农业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当前河蟹养殖机械化现状,阐述了投饲、增氧、水草收割、水质监测与调控等重点环节的机具对比、选型及应用要点,提出机械化养殖技术路线,对智能化应用进行了研究,开展了经济效益分析,总结了示范推广河蟹机械化养殖的基础条件.
其他文献
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曾使我国养猪业存栏量递减。许多新建规模代养场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使养猪产能快速恢复。但是由于代养场新建较多,当地种源不能够满足新建猪场的供种需求,造成猪只大量外购且来源复杂,加之长途运输、环境改变、换料等各类应激,导致引进猪群发病。在非洲猪瘟背景下,如何规避外购猪的发病危害?
2020年,国内猪流行性腹泻非常严重,后备母猪、头胎母猪占比高是重要原因,但涉及到品种退化、群体密度大、引种频繁、后备母猪免疫驯化缺失、免疫毒株不匹配、免疫方案不合理也是导致发病率高的原因。2018-2020年,猪流行性腹泻已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离理想的目标还是有差距,但已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
从近年的检测数据来看,我国猪瘟控制得比较理想,临床感染率已经具备了净化条件,但在鉴别诊断标准试剂、标准方法上还是不成熟,全国强行净化在资金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有能力的种猪场、规模化猪场可自主进行猪瘟净化活动,逐步增加猪瘟净化的猪场数量,到逐步增加净化的区域,从而逐步完成净化的思路,可能更符合中国的国情。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对养猪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尤其对于南方地区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介绍了高温高湿环境对猪群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帮助猪群安全度夏,提高生产成绩。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对养猪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尤其对于南方地区影响更加明显。
近年来,云南省会泽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决策部署,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探索出适合当地可复制、可推广的异位发酵床、UASB+两级AO处理系统等8种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了全县各乡镇(街道)广泛运用,促进了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全面归纳总结了该县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的8种技术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一直以来,上海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地方品种猪的保种和开发利用工作。为了做好上海地方猪种的育种保护和开发再利用,上海种猪测定中心自2006年开始,利用美国奥饲本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上海地产地方品种猪不间断进行性能测定。
在“防非复产”过程中,猪场的快速建群,多源引种,低胎龄结构(1~2胎)导致复产猪场仔猪流行性腹泻(PED)时有发生,有些猪场也不能短时间内控制,更是雪上加霜。猪场该如何有效控制PED?笔者根据临床中的观察、思考和总结,进行了一些整理,与读者分享。
2021年3月,鉴于年初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采取静默生产后猪群管理出现滞后问题,导致安徽省某规模化猪场连续多个批次(母猪25天)受胎率不足80%。为提升母猪25天受胎率,制定以强化待配母猪配前准备、发情刺激和输精管理为主的改善措施。通过执行改善措施后,该批次母猪25天受胎率为87.7%。从结果来看,空怀母猪(包括超期断奶母猪、失配母猪和超期后备母猪)25天受胎率较正常断奶母猪(7d内)低5.2%,是影响该批次母猪25天受胎率的关键因素。
以农业装备物联网研究SCI论文为对象,综合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论文内容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通过分析论文产出趋势、热点研究主题、领先国家及重点研究内容等,揭示农业装备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国际竞争态势及热点方向,旨在为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优化研究布局和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哺乳仔猪存活率是评价猪场生产成绩的重要指标。提高哺乳仔猪存活率有助于猪场降本增效,提高其在猪价低迷时的盈利能力。为了探究影响哺乳仔猪存活率的因素,本文收集了某猪场连续422批仔猪断奶数据,将这些数据以每批分娩母猪平均胎次、每批哺乳仔猪的杂种仔猪(长大或大长)比例以及每批母猪分娩月份进行分组,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母猪分娩月份、母猪胎次、仔猪品种对哺乳仔猪存活率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