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姚明试比高”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ei223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再现: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姚明在球场上的飒爽英姿经常让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产生强烈的模仿欲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和姚明一样一跃而起,来一次漂亮的扣篮,但是却从未能够实现这个梦想,然而一次意外的发现帮助孩子们实现了愿望。
  在一次篮球运动中途休息时,两个孩子为了争抢篮球纠缠着倒在地上翻滚,引起了小朋友的围观。我看到后急忙冲上前,正欲制止这场打闹时,突然从人群中冒出一个兴奋的声音:“他们的动作好像在抢篮板球啊!”孩子的话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我顿时有了新的想法。我请那两个孩子躺在地上不要动,继续保持这个抢球动作,他们面面相觑,露出了为难的样子。我告诉他们:“现在请你们这样做是帮老师一个忙,等会我会给大家一个惊喜。”所有的孩子们都用不解的眼神望着我,不知道老师又想干什么。我从不远处推来了供孩子们投篮的小篮球架,将它放倒在地上,篮筐正好置于孩子的头上方,我微笑着问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时有些孩子似乎有了新的发现,但是仍有一部分孩子还是没有明白老师的意图。于是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站在一个制高点俯拍了这张照片。回到教室后我将照片放给孩子看,不同的视觉效果让孩子有了惊喜的发现,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欢呼起来:“你看他们跳得多高啊,他们在抢篮板球呢,他们像飞起来一样……”孩子们纷纷吵着也要拍这样的照片。我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利用三天时间自己设计动作,可以是单人的动作,也可以是多人的动作,如果需要合作伙伴,请大家自由组合。三天之后的篮球运动时,我用一组照片记录下了孩子们创意和智慧的火花。
  教师感悟:
  在我园幼儿快乐运动特色的引领下,我们大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小篮球运动,以上我所举的例子是我们特色运动的一个延伸活动,是一种师幼共同完成的创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只有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运动所具有的独特的快乐和喜悦,体验到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和进步的积极情感,進而激发幼儿从事体育学习的动机,才能真正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在这次师幼互动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小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对其它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也是有帮助的。由此可见,运动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健康……
  1.艺术领域中的模仿学习。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模仿是幼儿美感表达的主要方式。《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要做过多要求”。幼儿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会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上,以自己的方式,对印象深刻的感知对象或感兴趣的事物,通过模仿将其再现出来。通常篮球的基本动作训练是比较乏味枯燥的,但是这种创意篮球的拍摄给动作赋予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幼儿通过不同的模仿方式诠释了对艺术创作的不同理解。首先幼儿通过延时模仿的方式,凭借着记忆再现所感知过的对象,模仿各种灌篮、投篮、抢篮板的动作。其次,幼儿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发模仿,这种模仿是个性化的,每一组幼儿做出的动作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最后拍摄的照片也是精彩纷呈的。
  2.科学领域中的空间概念。
  《指南》指出,空间感和空间概念的建构与儿童的许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说科学、艺术、阅读等。在上述案例中,看似简单的一个造型摆拍,却对幼儿的科学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对幼儿的空间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设计出专业的动作,更要考虑到躺在地上时与篮球、篮球架、或者是同伴之间的一个空间关系,只有规范的动作再加上合理的空间规划,照片才能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其次,《指南》对大班幼儿的空间认知提出了两条要求:“第一,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第二,能辨别自己的左右。”在幼儿合作创作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就是“物品”,他们会被另一部分幼儿“摆弄”。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在指挥着:“身体往左移,腿往右弯,双手向上举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们对空间概念的一次次巩固和提升。
  3.社会领域中的人际交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际交往有如下几个基本功能:交流信息、组织共同活动、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案例中幼儿通过三三两两的组合来进行共同活动,通过人际交往来沟通、协调、联合与合作。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特别强,在孩子们设计动作的这个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人际交往的能力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经常会有一些小组的孩子为了一个细小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哭着跑到我这里来告状;也有出现不同意见时相互不让步,最终小组解散,重新寻觅搭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出现,只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引导,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孩子们在一次次的争执、妥协、协商中进行着共同游戏,而能够共同游戏标志着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它意味着幼儿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篮球运动在一般人看来是比较枯燥的一项运动,但是如果我们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就会发现在篮球运动中蕴含了很多的智慧,它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技能的提高,更能促进孩子多领域发展。我们要让孩子们投入到健康而快乐的篮球运动中,领略运动的魅力,感受运动带来的无限精彩。
其他文献
早期学习标准即美国各州政府通过文件的形式具体界定了儿童“应该知道什么,应该会做什么”,以引导各界形成对儿童早期学习期望的共识,帮助教师更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1]佐治亚州早期学习标准涉及范围广且具体详细,成为美国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标准的典范。本文对美国佐治亚州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标准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本文介绍了欧姆龙3G3JV变频器的特点和细纱机的具体工艺要求,讨论了细纱机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实际的工作过程,详细说明了PLC和变频器在细纱机中应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
设计意图: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
期刊
成语“手舞足蹈”大家都非常熟悉,常用它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它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意思是人心有所感动,就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表达不足,就发出感叹;感叹还不足以表达,就放声长歌;长歌也表达不了,就用舞蹈来表达。可见舞蹈可能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听到音乐,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不自觉地跟着扭动的原因了。  既然舞蹈能表达人类的
期刊